文档介绍:关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杨丽华
摘要: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材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每个不同的专业在使用时,仍然发现教材与人才培养目标有些脱节。如何使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真正凸显职业特色多、难度偏大。高职英语教材一般分为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两大块。目前,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材比较成熟,而专业英语教材则不太适应各校实际,现行的专业英语教材内容普遍偏多,难度偏大,一套体系完整的专业英语教材至少需要两到三个学期才能学完。而目前有50%以上的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既使开设,也大部分为选修课程,课时数仅为10-20余节,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其教学内容。因此,专业英语形同虚设。其次,现行的专业英语教材大多侧重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忽视了职业岗位情境中的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因此,课文选材多为难度较大的专业性文章,专业方面的听说材料为数很少。
二、关于公共英语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
高职英语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人才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及各种涉外活动当中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强调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以及专业学习的相关性。因此,要使学生在有限的规定时间内学到在职业岗位上用得着的英语。笔者认为,随着公共英语教材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象中小学教材一样组织编写全国统一的规范教材,在此基础上,各校再根据本校实际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为了确保全国的职业院校都达到《基本要求》规定的统一标准,使公共英语教材真正能够切合高职教育的实际,围绕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学到将来“用得上”的英语,笔者建议:
1、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规定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开设的比例,然后按课时比例组织编写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教材,并要求按规定完成两种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条件的话,还可组织全国性的专业英语等级考试或技能比武。通过这些行政手段,使高职院校的行政领导重视专业英语教学,从而对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时数、师资队伍以及教学设施给予一定的保证。
2、组织开发不同形式的、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英语教材。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中学几年的英语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后续学习的能力。进入高职院校后,他们注重的是将来工作岗位中所需的语言交流能力与获取本专业前沿科学信息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的编写,
既可按比例将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分开,也可将公共英语按课时比例捆绑到专业英语教材中去,使公共英语教材与专业英语教材合二为一。这样既解决了专业英语教材单调、枯燥的缺陷,又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能够结合专业实际,将他们感兴趣的专业英语的特点,文章的书写格式,构词规律,基本意念的表达方法以及将来在职业情境中能够派上用场的英语交流能力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使他们学以致用。当然,这种“合二为一”的教材编写模式最好是能分专业编写。以不同专业的职业岗位为主线。如听说部分的编写,我们可以将从事该职业岗位时常见的业务活动和涉外活动中所需的英语语言知识作为编写重点,采取“情景教学法”的编写原则,将其编制成一个个图文并茂的训练材料。以护理专业为例,可将护士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职业情境作为编写主线,如导诊、接收新病人、书写护理病例、查房、打针、发药等过程编写成情景图,再配上一些实例材料进行听说训练。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