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桃花源记 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437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桃花源记 课件.ppt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12 文件大小:4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桃花源记 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上“为五斗米折腰强”桃花源记陶渊明发现和平安宁探访怡然自得离开安居乐业再访民风淳朴桃花源?这篇作品为陶渊明晚年所作。作品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道德淳朴、宁静和睦的社会生活图景——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中的美好社会,与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从而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桃花源记陶渊明发现和平安宁探访怡然自得离开安居乐业再访民风淳朴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作者政治理想,反映人民愿望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桃花源(理想社会)) 在现代社会,隐逸传统己成为过去,隐士因失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土壤而近乎绝迹哪,繁荣发展的社会为人们施展才华、实现理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人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今人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逃避现实,去做隐士, 而应珍惜机遇、面对挑战,昂扬向上积极进取,为社会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