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寓言两则
八年级语文十五册
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它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来源于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某种自然(动物、植物、无机物)或人的活动现象,来表现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理想、评价、赞扬、批判或嘲讽的作品。它反映了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高尚道德情操的光芒,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表现了人民优越的艺术才能和幽默风趣。
寓言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主要的特点是: (1)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大量采用拟人化手法。 (3)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
寓言的特点
什么叫寓言?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短小精湛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滥竽充数
竽(yú )
竽是用竹做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làn yú guō
滥 竽 郭
sāi qiāng
腮 腔
读一读
排场:表现在外面的铺张奢侈的形式或场面。
待遇:工资,古代也称俸禄。
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
充数:凑数。
滥竽:吹不成调的竽。
请同学们观看《滥竽充数》的动画片
滥竽(yú)充数
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他本来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请求参加吹竽队。齐宣王给他很高的待遇,把他编在吹竽队里。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sāi)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他混过了一次又一次,没有出过毛病。
后来,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的脾(pí)气与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他叫吹竽的人一个挨一个吹给他听。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