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9
初三语文九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初三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主题 《曹刿论战》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重点是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例和切身感受,奉劝齐王纳谏除弊,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鱼我所欲也》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中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愚公移山》塑造了北山愚公的光辉形象,反映了我国古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出师表》以十分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生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古今异义词
1.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了正义事业献身或放弃损害一方的利益。
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古义:案件; 今义:指监牢。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
3.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古义:见识短浅;今义:品性恶劣。
4.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古义:独自专有、独占;今义:专心、专一。
5.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表示行为的重复。
6. 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可以用;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7. 窥镜自视。窥,古义:照;今义: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看。
8. 而复问其妾。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9.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某一地区、区域。
10.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寡人,古义:国君的自称;今义:妇女死了丈夫。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9
11.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钟,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
12.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
13.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发,古义:被任用;今义:发现。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14. 管夷吾举于士。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15.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征,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
16.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方,古义:纵横、面积;今义:方向或或形状。
17. 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所有河流。
18.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竟然,连……都;今义:曾经。
19. 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兼词;今义:众,许多。
20. 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冈高地;今义:把持、独占。
2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古义:时;今义: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22. 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商店开始营业。
2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深切地憎恨。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9
24.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义:出身卑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