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敬业乐业.doc

格式:doc   大小:7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敬业乐业.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13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敬业乐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5 、敬业与乐业教材分析: 《敬业与乐业》是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文章主旨鲜明, 层次清楚, 语言通俗,文短意长,是一篇杰出的演讲词。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积累经典语句、格言,提高语言感悟力。学情分析: 学生对议论文这种文体还比较陌生,在上这节课之前,要先为学生讲解一些关于议论文的知识, 知道什么是议论文, 以及议论文结构分几部分。在这节课上, 让学生学习“举例子”“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体会演讲词的口语特色。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作者及背景。 2. 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二、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3.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 关于梁启超的图片与事例工具书教学时数: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二、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 , 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 学者。字卓如, 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 康梁" 。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 课文共七段, 总体结构是" 总一分一总"式: 开头总起全篇; 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 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 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 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 :揭示全篇论述中心。第二部分(第2~6段) :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第三部分(第7段) :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四、学习课文内容(一) 学习第一部分。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 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 断章取义" 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二) 学习第二部分。 1 .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 敬业" 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思考: (1) 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 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 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 引用了朱熹的名言" 主一无适便是敬"后, 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 凡做一件事, 便忠于一件事, 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 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 " 其性质都是可敬"的, 并举" 当大总统"与" 拉黄包车" 这两件事加以证明, 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