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四十二章经.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四十二章经.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3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四十二章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 一卷, 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共译。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佛教经典。据《高僧传》卷一载, 迦叶摩腾, 中天竺人, 解大小乘经。竺法兰, 中天竺人, 讽诵经典数万章, 为天竺学者之师。东汉明帝夜梦金人,派蔡愔等人到西域求法,于是迎请迦叶摩腾与竺法兰到中国。二人居于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同译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经典──《四十二章经》。全经共计四十二章, 故称《四十二章经》。内容简短扼要, 最长者仅百余字, 最短者二十余字。经中对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只作简要说明, 而重点在阐述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教义, 并明示出家学道之要。其说理方式, 平易简明, 是佛教的入门书。关于本经译出之缘由, 有数种异说, 不过历代经录都认为是迦叶摩腾及竺法兰于我国译出。本经序分记载世尊成道说法的前后事迹。正宗分, 包括第一章至第四十一章。前三章是三乘共教行果, 以了脱生死为本。第四章至第八章是五乘善恶通义, 说明世间、出世间善恶因果。第九章至第三十八章是大乘不共法, 说明大乘不共行, 并包括六度万行。如第十章至第十二章为布施度,第十三、十四章为持戒度,第十五章为忍辱度, 第十六章为禅定度, 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六章为般若度, 第二十七章至第三十六章为精进度。第三十九章至第四十一章总明教、理、行,说明是教当信,是理当解,是行当修。各章大意如下: 第一章:出家证果。出家有三: 一、辞亲,出世俗家。二、悟道,出五蕴家。三、证果,出三界家。第二章:修出家行。沙门以断欲去爱,悟无为法为最。第三章: 割爱去贪。说明沙门行是去财( 去世间资财)、色(出家)、名(乞求取足)、食(日中一食)、睡(树下一宿)五欲。第四章:善恶并明。说明十善十恶的内容。第五章:转重令轻。教人忏悔改过,罪自消灭。第六章:忍恶无瞋。第七章: 恶还本身。佛以“不受礼”譬喻为恶者终当自受, 诫人勿为恶。第八章:尘唾自污。害贤招报,如唾天颺尘,反自污坌。第九章: 返本会道。世智辩聪, 徒增我慢, 道必难会; 必须以坚定的信心体道,才能成就一切智。第十章: 喜施获福。以“一炬之火分千炬”, 譬喻见人行施随喜的功德。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开示行施时,“心、田、事不同, 功德分胜劣。”第十二章:举难劝修。列举人有二十难,说明修道的障碍。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心净无欲, 真智显露, 旷劫之事, 一念皆知。第十四章:请问善大。行道守真为善,志与道合为大。第十五章:请问力明。忍辱多力,必为人尊。忍辱心垢灭尽,是为最明。第十六章:舍爱得道。以“水”譬喻人心的澄浊及见道的方法。第十七章:明来暗谢。以“持炬入暗室”譬喻行者见道。第十八章:念等本空。阐述第一义谛是言语道断,不为物拘。第十九章: 假真并观。觉悟天地、世界一切无常, 明识灵觉之性, 速能得道。第二十章:推我本空。说明无我如幻。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以“烧香”譬喻有情迷真逐妄, 终至丧身。第二十二章:财色招苦。以“刀上舐蜜”譬喻不舍财色的祸害。第二十三章:妻子甚狱。说明妻子的祸患远超于牢狱。第二十四章: ***障道。***于诸欲中为害最烈, 所以说其大无外。第二十五章:***烧身。以“执炬逆风而行”说明爱欲的祸患。第二十六章:天魔娆佛。叙述佛退魔娆。第二十七章: 无着得道。以“木头寻流而行”譬喻行者不为***所惑,不为众邪所娆,必定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