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地震知识及预防.doc

格式:doc   大小:4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知识及预防.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3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知识及预防.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震知识及预防地震知识及预防地震知识及预防地震知识及预防地震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种类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 如开山、开矿、爆破等) 引起的叫人工地震, 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诱发地震、陷落地震。地震的宏观前兆与观测利用地震前动物、地声、地光、水位水质等客观存在的宏观前兆现象, 观测其异常变化, 为临震预报提供重要依据。关于震前动物的异常反应,震区群众曾经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震前动物有前兆,密切监视最重要。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冬眠老蛇早出洞,燕雀家鸽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游鱼惊慌水面跳。家家户户细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这是震区人民群众在监视预报地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地震越大, 越是临近地震发生, 动物异常的反应就越明显。因此,观测动物异常,进行分析鉴别,排除干扰影响, 还应及时向当地地震主管部门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动物异常往往与气象、环境等因素有关,必须注意分析鉴别。距离较近的大地震发生前常常伴有来自地底下低沉的轰鸣声, 它与平时城市噪音完全不同, 或天空中出现强烈闪光, 要提防其后可能出现大地的颤抖和房屋的晃动。如有这些现象, 应及早采取家庭应急防御措施。地震发生时的抗震知识室内应急俗语说: "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 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 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 然后才左右摇摆, 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 都以左右摇摆为主, 而且地声脆, 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 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 相当短促, 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 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 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 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 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 即使安全着地, 也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地震时造成钢筋混凝土大楼一塌到底的情况毕竟较少, 完全倒塌一般是主震后的强余震所致。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除了具有一走的刚性外, 还有相当的韧性。这就是主震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摧毁混凝土建筑物的原因。所以, 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 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 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跨度小而刚度大, 加之有些管道支撑, 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 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 如门窗附近等。躲过主震后, 应迅速撤至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 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万一大楼倒塌, 就近躲避也会造成一定的伤亡, 但这个伤亡的数字必定远远低于盲目外逃时在门口挤成一团所造成的死伤人数其原因在于大楼倒塌总会存在一些死角或空隙。室外应急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这时不要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要等地震危险期(约一分钟) 过后, 再设法去抢救, 这时即使家人、邻里、同学被压埋在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