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doc

格式:doc   大小:281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14 文件大小:2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 120 个文言实词高考 120 个文言实词★1 爱: ①爱护。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 爱护)《师说》译文: 爱护他的孩子, (就) 选择老师去教导他。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齐国虽然土地狭小, 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 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 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 《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 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 急得我搔头又徘徊。⑦怜惜, 同情。爱其二毛( 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 怜惜, 同情)《左传》★2安: ①安全, 安稳, 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 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 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谢庄遂安( 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 只需担心不安定。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 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④使--- 安。既来之,则安之(使--- 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 欲安所归乎( 哪里)《赤壁之战》译文: 将军您迎顺曹操, 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沛公安在( 哪里)《鸿门宴》译文: 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 哪里)《陈涉世家》译文: 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 《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3被: 读音一:bè i:①被子( 名词) 一日昼寝帐中, 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 一天白天,( 曹操) 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 被子掉到地上了。②覆盖( 动词) 大雪逾岭, 被南越中数州( 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③遭受, 遇到, 蒙受。世之有饥穰, 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蒙受, 遭受)《论积贮疏》——年成有好坏( 荒年、丰年),( 这是) 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秦王复击轲, 被八创( 遭受, 遇到)《荆轲刺秦王》译文: 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④加。幸被齿发, 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 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⑤介词, 表示被动。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表示被动)《屈原列传》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读音二: pī ,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 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译文: 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②披散, 披着。屈原至于江滨, 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屈原列传》译文: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4倍:①通"背", 背叛, 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背叛, 违背)《鸿门宴》译文: 希望你( 对项王) 详细地说明, 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②一倍, 加倍。五则攻之, 倍则分之( 一倍, 加倍)《孙子?谋攻》译文: 有五倍( 于敌人的兵力) 就进攻他们, 有一倍( 于敌人的兵力) 就设法分散他们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③增加。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烛之吴退秦师》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④越发、更加、倍加。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5本(bě n):1 .名词。(1) 草木的根或茎干。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气培欲平《种树郭橐驼传》(2) 根本,根源。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欲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3) 本业。指农业。今背本而趋末, 食者甚众, 是天下之大残也。《论积贮疏》(4) 底本,版本,奏本。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2 .动词。推究本原,以……为范本。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