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一氧化碳中毒.doc

格式:doc   大小:151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氧化碳中毒.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4 文件大小:1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氧化碳中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氧化碳中毒第一节概述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 , CO) 为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俗称煤气,又叫瓦斯,在社会生产与生活环境中都存在 CO 。 CO 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 28. 01 ,比重 0. 967 ,熔点― 205 .1℃,沸点― 191 .5℃。微溶于水,易溶于氨水。易燃、易爆,在空气中燃烧其火焰呈蓝色。通常在空气中含量甚少,仅 0. 002 %,即 20ppm 或 23mg / m3 。暴露极限为 0. 005 % (57 . 4 mg / m3) ,若空气中含量达到 %~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如果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 CO ,或浓度虽低但吸入时间较长,均可造成急性 CO 中毒。通常 CO 由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接触 CO 的作业方式不下 70 余种。在化学工业中,用煤、重油或天然气制取生产氮肥的原料气,以 CO 制取甲醇、丙烯酸、丙烯酸酯、光气、甲酸、草酸、甲酰胺,与金属合成羰基镍、羰基铁等,均有可能发生 CO 中毒;在用煤、焦炭、重油或天然气等制取的多种可燃性气体中含有 CO ,如高炉煤气与发生炉煤气含 CO 30 %,水煤气含 CO 40 %,煤气含 CO 5 %~ 15 %;用火药或炸药爆破采掘时可产生大量 CO ,如黑色炸药可产生 CO3 %~ 9 %, TNT 可产生 57 %;用煤、煤气或焦炭冶炼各种金属、铸造砂箱及炼焦时均可产生大量 CO ;用煤、柴油、汽油为燃料的各种车辆、船只、战车等内燃机尾气中含 CO6 %~ 14 %;除此之外各种建筑材料的焙烧窑、家禽孵育房、培植蔬菜的温室( 土炕) 、以焦炭或家中煤炉取暖等,均可有 CO 中毒发生。人类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受到一氧化碳(CO) 的侵害,难以考察。但应认为,人类自使用火以来,就开始吸人 CO ,若吸入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有中毒的可能,尤其在洞穴中生火,就曾发生过 CO 中毒。 Aristotle( 公元前 3 世纪) 就曾提出“煤气引起严重头痛和死亡”。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 CO 中毒的危害性,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1794 年,普鲁士联邦法律中就制订了预防 CO 中毒的有关规定及处罚。 1857 年法国的 Claude Bemard 首先指出, CO 与血红蛋白的可逆性结合而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缺氧。 1895 年, Haldane 通过实验研究指出, CO 的毒性作用完全在于其具有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相结合的能力,从而使血红蛋白丧失其携带氧能力。他还指出,在 2 个大气压下的纯氧环境中,由于血红蛋白原已丧失携氧功能,故 CO 的毒性作用也因此而消除。尽管我们现在认识到 CO 毒性作用对于细胞酶系统的影响较密切, Haldane 当时的解释并非十分正确,但他的工作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继 Haldane 后,有关 CO 中毒研究的最杰出的学者是 End 和 kong(1942) ,他们实验研究了高压氧的疗效。苏格兰的史密斯(Smith) 和夏普(Sharp) 于 1960 年首先利用高压氧成功地治疗了人类的 CO 中毒,当时引起了世界关注。虽然人们对 CO 中毒的诊治已开展厂大量的研究工作,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至今未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每年因 CO 中毒而死亡的人数仍居各种意外中毒死亡的首位,在我国约占各种中毒性疾病的 %。据悉,美国每年发生非致死性 CO 中毒而暂时停工者超过 10000 人,而死于 CO 中毒者超过 3 800 人。在英格兰和威尔士, 1985 年报告死于 CO 中毒人数为 1 365 例,其中仅 475 人收入住院。朝鲜于 1977 年报告的急性 CO 中毒发生率每万人中约有 306 人,其中死亡者 1 人。环境中人为排放的 CO 量每年多达 7亿-20 亿吨,长期接触低浓度 CO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韩国于 1986 年曾调查了四个主要城市,结果表明,生活取暖的 CO 中毒发生率为 %~ %。每年有上百万人受到燃煤释放的 CO 毒害,达到 CO 中毒程度有 4000 多人,其中约 300 人死亡。日本曾在 1972-1975 年4 年间进行统计,因 CO 中毒死亡者达 2200 多人。以上一些国家的统计还表明, CO 中毒有季节性变化,与冬天取暖密切相关。大气中 CO 的自然来源仅占大气 CO 的一小部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地球物理来源:火山气体、沼泽气、煤矿天然气、高层大气的光解作用、闪电形成时及森林火灾等;二是生物来源: 植被种子发芽、褐藻类、海洋水螅生物如水母等、陆生动物体内生成的 CO 等。其中海洋生物是 CO 的一个来源,这些生物把 CO 从水中转移至大气中去,海洋向大气释放的 CO 占估计值的 5

最近更新

2025年这13种表现不受领导待见(共3篇) 7页

2025年运动会的广播励志稿(精选篇) 34页

2025年迎新年会活动策划(精选篇) 57页

2025年过年感受演讲稿(通用篇) 20页

哲学和心理学 16页

2025年身边热爱生命的故事(推荐5篇) 11页

2025年路上的风景优秀作文(集锦23篇) 34页

2025年趣的下雨天教学方案(锦集篇) 27页

2025年赞美八一建军节一句话简短祝福语(共4篇.. 14页

2025年度旅游景区管理费合同模板新 10页

普外抗菌药物合理选用专家讲座 91页

2025年度新能源货车运输合作协议 10页

2025年度新能源产业合伙经营拆伙协议书 10页

2025年读冰心散文集有感(集锦篇) 17页

物流中心整体设计方案 71页

2025年读《詹天佑》有感作文400字(通用20篇).. 18页

2025年度数据中心空调拆除及智能化改造合同范.. 10页

2025年度教育资产经营管理委托协议 10页

2025年请勿乱扔垃圾标语(推荐篇) 26页

2025年度护理员家庭护理雇佣合同 9页

2025年语文-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 26页

2025年度快餐外卖品牌区域代理合同 10页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4页

邦普SF305000A冷水机控制器 16页

财务管理学第九版立体化数字教材 5页

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 341页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测试卷(含答.. 10页

GBT 13912-2020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 17页

客情关系的有效维护ppt课件 16页

基督徒生活课程 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