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有什么基本特征? 答: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 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疆域、政区: 从疆域上看: 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 疆域北起河套, 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 山西高原和云贵高原, 东至于海。此后的历代王朝疆域虽然时有盈缩, 但基本趋势是逐渐扩大, 逐渐巩固。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围, 以鸦片战争前的清疆域为极盛,并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基础。从政区上看:秦汉实行郡县制,唐朝逐渐演变为道-州- 县三级制,宋朝主要为路-州- 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清沿袭,基本形式为省-府- 县。(2) 、民族、人口: 从民族上看: 我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 各族共同缔造中国, 中国领土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巩固,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 合作,融合,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意识和信念。从人口上看:公元初已有 6000 多万人口,在以往的两三千年间,中国人口历经几次起落,至 19 世纪中叶达 亿。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到 20 世纪初,形成了云南腾冲--- 黑龙江黑河一线为界,东南人口稠密和西北人口稀少的格局。历史上人口迁移相当频繁, 移民众多且规模大。(3) 、地形、地貌: 从地形上看: 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 地势西高东低, 高差悬殊, 呈阶梯状分布。从地貌上看:在漫长地质演变中,一些湖泊消失,或发生巨大变化; 水道、水系的变迁, 如黄河改道, 海河水系形成; 海陆变迁, 一些沿海地区陆续成陆, 另一些地区又沦入大海;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地貌破碎; 沙漠扩大或范围变动等, 这些变化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往往产生重大影响。(4 )、气候: 中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 气候有三大特点: 季风气候明显, 降水随季风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大陆性气候温度变迁,冬夏气温差异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有史以来我国气候没有太大变化, 但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出现多次反复, 由寒转暖, 又由暖转寒; 湿润状况的变迁, 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多样化有何影响? (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形成的影响: ①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 无论是物质的, 还是精神的, 都是建立在农业产生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②中国内地的这片农业区的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具有相当大的军事能力但文化上却是弱者, 军事上的征服者毫无例外地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 最终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华夏文化。③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中心不仅距离遥远, 而且隔着高山、沙漠、草原、海洋等一系列地理障碍, 阻挡了西方侵略者的入侵, 使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在总体上无法动摇。(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①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 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 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很大,有时往往起了完全隔绝的作用。②中国各区域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主要农业区与周围地区之间, 也出现在主要农业区内部。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 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③地理障碍对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