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今年是建党 91周年,也是十八大召开之年。经历 91载风风雨雨的中国共产党在无数人的不懈奋斗下,已日益成熟,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 91 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 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革命党到执政党且能长期执政,归根到底是由其先进性所决定的,是共产党人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握规律、战胜敌人, 克服困难、创造业绩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从党的一大到十七大通过的党纲、党章和党的会议、方针政策对党员的要求看,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其要求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 年至 1949 年) 党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这一时期,经过 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一时期又分建党初期、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四个时间段。 1 、建党初期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0 年8 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成立。从 1920 年秋到 192 1 年春,北京、广州、武汉、长沙、济南等地陆续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在日本和法国也建立了旅日、旅法支部。 1921 年7 月,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大会的有来自七个地区的 53名党员的 12名代表(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会议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投身到实际的革命活动中去。为了开展工人运动,成立了“中部”。 1922 年7 月,在上海召开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 2 年1 月香港海员罢工和 1923 年2 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1923 年6 月,党的三大在广州召开。大会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4 年1 月,孙中山主持召开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有 20 多位共产党员参加了这次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周恩来、陈延年和彭湃、苏兆征等推动工农运动迅猛发展。经共产党人提议,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自 1924 年7 月起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大批农民运动的骨干。 1925 年5 月, 在上海的日本资本家、英国巡捕抢杀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和群众十多人,遂爆发席卷全国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卅运动。为声援上海工人斗争, 6 月,省港 25 万工人举行大罢工,坚持斗争 16 个月之久。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国共两党合作,举行东征和南讨,统一了广东,为北伐准备了后方基地。 192 6 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叶挺独立团当先锋,在革命军其他部队配合下,于8月下旬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击溃了北洋军阀吴佩孚主力,并先后占领汉阳、汉口和武昌。 1927 年4月 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失败。建党初期,党员先进性主要是:按党纲、党章的要求,在群众中进行政治宣传,吸收更多的有阶级觉悟的先进分子入党, 壮大党自身的力量。 2 、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率领北伐军 2万多人举行“八一”南昌起义。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随后, 党在全国各地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著名的有:毛泽东在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同年 12月 11日,张太雷和杨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广州起义。此外,从同年 4 月到 1928 年上半年,广东各地工农武装举行了 100 多次起义,建立了海丰、陆丰等苏维埃政权。这些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伟大开端,是对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集中体现中国革命正确方向是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指引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 1934 年 10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的推行,中央革命根据地反第五次“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红军被迫实行长征。 1935 年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