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毛概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毛概论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4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毛概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析中医之现状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衍生和发展的一门伟大的系统的古老学科, 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自西医引入中国,中医的主导地位逐渐为西医所取代。相对于西医而言,目前中医学在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均处于次要、辅助地位。在从业人数、院校数量、在校学生数、床位比、床位周转率、科技成果获奖等各个层面, 中医都与西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临床所治疗的疾病看, 中医多局限于疑难杂症、病毒感染性疾病及预防保健领域。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年轻的中医医师对中医学术产生了严重的信仰危机, 他们更热衷于学****掌握西医知识, 而中医水平却代代下降。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而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单方面的, 而是多方面的。 1 .中医的传承困境据统计【1】, 1920 年全国中医从业人员约 80 万人, 1949 年约 50 万人, 200 8 年降至 25. 3 万人, 占医师总数的 11 . 7% , 而目前全国名老中医已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 5000 人减少至现在不足 500 人,可见中医传承现状不容乐观。 中医传承的内部困境 中医队伍自身的迷茫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的根本, 如果没有了疗效,其存在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而中医的疗效在于“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此即为中医的灵魂。而也正是中医与“哪痛治哪”的西医的最大分别。然而随着西医的蓬勃发展和诊疗技术的日益更新,许多人提出“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以先进的诊疗设备作为诊病的根据之一,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且不知这使得很大部分的中医在临证之时,不知不觉就陷入了西医的僵化思维模式,哪里不好就治哪里, 有炎症了就用清凉的药物清热解毒。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的做法, 完全脱离了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使中医的精髓丧失殆尽, 空有其形而已。这其实体现了许多中医的迷茫、不自信,若他们能坚持辩证论治的根本原则,使先进的诊疗手段为己所用,对临床疗效未尝没有帮助。也就是说,只有养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那么适当的结合西医,才可能是有利的,否则就只会是未得其利,先获其弊。 中医教育模式的不足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是师承教育,主要通过父传子、师授徒承的方式。而现代师承教育主要体现为遴选有丰富学术经验和技术特长的名老中医专家为指导老师,选配优秀的中青年业务骨干为学术继承人,展开针对性的培养【2】。师承教育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在生动、直观的临证过程中还原为具体的形象,保存和继承了各家的理论,但是其规模较小,无法满足临床大规模的人才输出。其次,师承教育容易造成思维局限,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创新【3】。同时,另一种主要的中医教育模式就是院校教育,虽然院校教育能够满足临床大规模的人才输出,但由于教学规模较大, 无法就个人特点因材施教,对加强中医基本功的训练不够,导致学生临床水平不高。 中医自身的难度中医辨证具有灵活性和思辨性。由于它的依据是病人的主诉、体征及医生的主观感觉判断,如舌、脉诊断,较笼统和主观, 缺少统一的规范化、量化的标准,不利于学****继承和推广。【4】同时,中医在治疗的时候运用不同的指导思想,该分析的时候分析, 该综合的时候综合统筹兼顾全面考虑而不是顾此失彼、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中医学这种思维方法更适合于解决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