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加强防震减灾.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强防震减灾.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4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强防震减灾.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加强防震减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 2010 〕 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大举措。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 在抗击历次地震灾害中有效减轻了损失。但也存在监测预报水平较低、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尚不健全、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 依靠群众, 全面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 形成政府主导、军地协调、专群结合、全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工作格局, 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二)工作目标。到 2015 年,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 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监测 级以上地震, 其他地区能够监测 级以上地震; 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 20 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地震预测预报能力不断提高,对防震减灾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重要建设工程的加固改造, 新建、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立比较完善的抗震救援队伍体系,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 小时内救援队伍能赶赴灾区开展救援, 24 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安置;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到 2020 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 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 建成完备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和救助保障体系; 地震科技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同期水平。二、扎实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三) 进一步增强地震监测能力。科学规划和布局, 加强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建设,大力推进强震动观测台网和烈度速报台网建设,积极推进重点水库及江河堤防、油田及石油储备基地、核设施、高速铁路等重大建设工程和建筑设施专用地震台网建设。建立健全地震台网运行维护、质量检测技术保障体系, 依法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加强火山、海洋地震监测及海啸防范。(四)加强地震预测预报。充分发挥地学界等各方面的作用,多学科、多途径探索, 专群结合, 完善地震预测信息会商机制, 努力提高地震预测预报能力。大力推进地震预测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加快建立南北地震带和华北地区地震预报实验场。完善地震预测预报管理制度, 依法规范社会组织、公民的地震预测行为, 建立开放合作的地震预测预报机制。(五) 加强群测群防工作。继续推进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和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的“三网一员”建设, 完善群测群防体系, 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制定支持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