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v 区、采用强行通过式,路线不逆行。
二、污染、清洁、无菌物品分窗收发,分室存放,设单独窗口发放,格控制外来人员入。
三、格掌握各种医疗器材的洗涤、包装、消毒技术规程。
四、包布容器保持清洁、枯燥、完整、一用一洗。
五、各种消毒包应有明显灭菌标志,如名称、消毒日期、有效期、责任人、消毒者。标志不清,记录不全均不得发放。
六、格掌握高压灭菌操作技能,每包放化学指标剂,每日做B-D试验,每锅有物理监测记录,每月一次生物检测。
七、进入无菌室必须更衣、换鞋、洗手,无菌物品每月一次细菌培养,每月一次空气、工作人员手、物体外表、消毒液培养。
八、每天一次紫外线照射,灯管二一次95%酒精擦拭。
九、一次性用品及医疗废物管理
1、注射器、输血器、输液器等由供应室统一领取并进展质量验收,未撤除外包装放入专室,已撤除外包装可放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2、使用后由供应室一对一以旧换新,统一毁型,浸泡消毒〔1000mg/L康威达浸泡1小时〕实行登记签名。
3、医疗废物由专人负责分类、装箱,每1—2天由废物处置中心专用车回收,做好登记签名工作。
4、回收点保持环境卫生,堆放整齐,门窗加固防盗。
. .
. v .
窥镜室感染管理制度
1、从事镜诊疗和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承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2、设诊疗区和清洁消毒区,保持室清洁。
3、不同部位镜的诊疗应当分室进展。
4、工作人员清洗消毒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5、镜及的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必须遵照2004版"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进展操作。
6、进展窥镜诊疗前需对病人做乙肝外表抗原〔HBsAg〕过筛检查,必要时进展抗-HBV、HCV、HIV过筛检查。对HBsAg阳性者或特殊感染和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镜或安排在每日诊疗工作的最后。
7、每日诊疗工作完毕,用75%乙醇对消毒后的镜各管道进展冲洗、枯燥,储存于专用干净柜。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进展清洁消毒。
8、每日诊疗工作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镜进展再次消毒。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
9、做好镜诊疗、清洗、消毒登记工作。
10、储存柜每清洁消毒一次。
11、每日监测使用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并记录,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每日室紫外线消毒。
12、每月一次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戊二醛培养。
. .
. v .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1、手术室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2、手术室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室有醒目标志,并靠近手术室入口处。
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高压蒸汽灭菌的应防止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
4、使用后手术用器具及物品应先除污染,彻底清洁干净,再消毒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洁干净,再消毒灭菌。
5、麻醉用品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枯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6、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洗手开关采用感应式。采用消毒液体皂,擦手毛巾一用一灭菌。
7、手术人员入室必须更换衣裤、鞋帽,去除首饰、项链,头发不得外露,有重呼吸道感染不宜上手术台,工作人员外出必须更换衣服、鞋。
8、医务人员必须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9、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五下午为固定卫生日。
10、格参观制度,格限制手术室人员数量,手术期间防止频繁开门。
11、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手术间格终末消毒。
12、手术废弃物品应装入黄色塑料袋,锐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