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建筑学原理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2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学原理论文.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4 文件大小:5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学原理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建筑·四合院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班级:城规一班姓名:董昌青学号: 1112420051 指导教师:杨彬日期: . 24 内容摘要: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 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 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 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 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下面我以一种建筑风格和一个实例进行阐述。关键词: 四合院、庭院式组群布局、中外建筑简比、风水学说、院落布局、民俗风俗、宗教思想庭院式组群布局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 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 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1-1 1-2 四合院建筑形式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四合院的建筑意义四合院稳定的建筑结构与传统稳定的政治制度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风水学说、民俗风俗、宗教思想等对北京民居的构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四合院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 并力求营造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这也是现代建筑思想所追求的目标。先辈给我们留下的构建民居的宝贵经验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应尊重历史并对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风水学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深远的历史文化及其居住经验,传统的人居环境在其形成过程中, 发展了风水理论,后世亦称之为“堪舆”。风水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八卦等思想, 是风水产生的文化土壤。风水作为一种环境理论和实践工具, 其实用性是古人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进行科学探索的经验总结。( 李海, 2006) , 其本质是一种研究相地择居的“相地学”。即对地形、日照、气流、水质、季风、气候、温湿度等相关自然环境因素作为选址依据, 进行综合考虑, 然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