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2月2日.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月2日.docx

上传人:tmm958758 2022/1/1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月2日.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月2日,一份自称客观公正的《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2014 年版)》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大学排行榜的热议。这份榜单数据是基于中国各高校2005-2013年间在各省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数据制作完成。该榜单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2月2日,一份自称客观公正的《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2014 年版)》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大学排行榜的热议。这份榜单数据是基于中国各高校2005-2013年间在各省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数据制作完成。该榜单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主任邝春伟说,这份排行榜的出炉,正是为了给社会反馈一下,关于“录取行情”的客观参考,并不反映学校综合实力的强弱。他还特别申明,“我们的榜单不收钱,只是想做一个客观的反映。”(新华日报2月3日)
根据各高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进行排行,貌似很客观——依据的是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但其实,也并不客观,因为从2003年起,我国已有22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2014年达90所),这些高校在各地的一本录取分数线,是将自主招生学生排除在外的,比如,在上海,复旦自主招生的学生600多人,在集中录取阶段的名额只有百名,也就是说,一本录取分数线已不能“客观”反映一所学校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情况,高校录取的学生还包括自主招生学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等。
这一排行榜的问题还不止于此,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用录取分数来对学校进行排行,迎合的是当前以高考分数作为学校重要录取依据的功利价值导向,虽然排行榜制作者声明,这是对“录取行情”的客观参考,但其产生的社会效应显然不止于此,舆论的解读会是录取分数10强校、100强校之类,这与用高考分数、升学率对高中排行是一个道理,排行榜制作者也可说这是对学校升学率的客观反映,但引导大家关注的是学校升学率高低。如果高校在乎这一排行,会引导高校关注高考录取分数,将这作为重要的办学政绩。事实上,多年前,我国不少高校,就特别关注高考录取分数,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学校在总结招生工作时,都会将本校录取多少省市文理科状元、录取分数超过当地重点线多少、在多少个省市录取分数位居前列,作为重要的招生政绩。这种招生政绩导向,制造严重的抢生源乱象,包括用违规的预录取方式抢生源,破坏招生秩序,侵犯考生的权利,还曾引起学校间的口水大战。

这种情况近一两年有所好转,教育部已禁止高校在集中录取阶段采用预录取方式,有的高校已经在招生总结中,不再提录取状元的情况,也不再提录取分数排当地多少名。高校自己也意识到,一边在推进自主招生,强调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诸如高考分数60%、大学面试考察30%、中学综合评价10%,一边又重视录取分数高低,是自相矛盾。但是,社会舆论对高校的招生评价似乎还没有转变,还是用录取分数来评价一所学校当年的招生情况,甚至包括对自主招生的评价,也是以自主招生学生参加高考成绩的高低,来评价自主招生生源质量——高考分数高,证明自主招生招到了好学生,也公平公正,如此评价自主招生,那还要自主招生干什么呢?
这个录取分数排行榜,可以说,就是基于这样的舆论情绪。这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高考改革诉求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