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做法.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做法.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2 2016/8/1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做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几点做法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不衰, 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感情真挚动人, 其词藻耐人琢磨, 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财产, 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去学****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历我对于古诗词教学,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注重积累,反复诵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 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的大量的去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 我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 即每节语文课前放手给学生 5分钟左右的时间, 由学生轮流讲诗。第一次可由老师为同学示范, 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 范读――练读――作者――诗意――赏析――背诵。但是, 光靠课前的五分钟学诗未免显得太微不足道了些, 为了加强学生对于诗歌的掌握,每天的晨读时间要求学生进行相互背诵的常规活动, 随时抽查。二、吟咏玩味,陶冶性情吟咏, 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 韵味吟中得, 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所以, 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 品味语言的音韵美, 感悟作品的精神魅力,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等,进驻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完美学生人格。三、分析手法,有的放矢(1) 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诗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辞之法来将诗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来。常用的手法有: 比喻、夸张、拟人等。鉴赏诗歌时, 通过分析其一些修辞的运用, 更能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如: 李白的《秋浦歌》中曾有:“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运用夸张手法来展现了诗人的绵延无绝的愁思, 甚为形象。又如:李白《行路难》中有句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将冰塞川及雪满山来喻自己面前路途艰险, 荆棘丛生, 令人容易透析其心境。因此, 抓住某些诗歌中运用一些手法将会使学生更容易体会其诗歌表露的情感。(2 )化虚为实体会法有时作者要表达主观性很强的内容, 往往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两句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 看不见, 摸不着, 为增其可感性, 词人通常采用夸张性的比喻。李清照的创新, 在于“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 而且它本身可以因人而异, 具有不同的重量, 以致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目的无非是渲染己愁之深重, 但舟轻载重之喻, 意新语奇, 夸张奇特, 想像惊人, 已达到匪夷所思之境了。以实写虚是古人常用一种方法, 更能形象表现主观的情感。四、迁移拓展,感悟主旨学****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