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的,今年也是我从教第三十年,在倍受鼓舞的同时,对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对;四有;好老师有了更深切的理解、体悟。见贤思齐,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接着向着好老师努力显得尤为重要。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不仅悠久,而且始终是主流。老师重要是由老师职业的特别性确定的,因为老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的教化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化教学过程是由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成为每一个老师必需面对、思索与回答的基本命题。回顾十几年做学生和三十年教学的经验,师德至上、学术为本、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是我工作中感悟和体会最深的。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化的核心任务,也是老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须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老师素养的厚度,确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老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念旧,非常珍惜高校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与。这几年参与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高校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微环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课堂探讨时一个确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老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觉,我们熟识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齐的仪表影响学生、以亲善友善的看法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惜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学术为本;。学高为师,备好课、上好课、育好人是作为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操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J·迈克尔·毕晓普在他的自传《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中写到:;教学,这是高校老师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行的职责,可以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可以是荣誉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学的愿望是发自肺腑,不须要辩护,不须要说明,它是一种文化义务,是一种使命。只搞学术探讨而不尽教学使命,是味同嚼蜡的。现代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觉和教学两方面的杰出本事结合在同一人身上。;从事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和我自身的教学科研经验,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教学与科研犹如鸟的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行。教学激发科研的灵感,探讨成果反哺教学,我自己探讨的课题有些就是来自备课、上课、与参加课题探讨的学生探讨过程中。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人才培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需求成为推动老师从事科学探讨的动力之一,老师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学科的发展前沿和探讨热点,把握最新的学问体系和创新技能,才能适应和培育社会需求的人才。可以说,教学过程既是对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也是老师科研动力激发的过程,教学实践有助于老师将科学学问系统化,并为科研工作带来启发;科研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品位。只有老师是创建性人才,才能培育出具有创建实力的学生。这几年参加我课题探讨的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和考研方向的选择也多受此影响。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