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广东文化的低调与包容.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东文化的低调与包容.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6/8/15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东文化的低调与包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东文化的低调与包容摘要: 水是广东人童年难以抹去的回忆, 水也是广东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身为广东人的骆秉章, 具有广东文化当中水的风格: 水往低处流, 润物细无声, 因而显得低调; 同时, 骆秉章身上还具有水的胸襟: 低处纳百川, 滋润万物, 因而显得包容。目前国内对骆秉章的研究资料十分稀少, 反映了国内对骆秉章的文化认同仍然比较低。应该提升对骆秉章的文化认同,其低调与务实,正是当前“实干兴邦”所急需的文化。关键词:骆秉章;广东文化;低调;宽容;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 G0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589 ( 2015 ) 11-0094-02 “落雨大, 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花鞋花袜花腰带, 珍珠蝴蝶两边排……”这是广东人耳熟能详的粤语童谣, 在童谣中, “水”成为广东人童年难以抹去的回忆, 也成为广东文化的重要元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身为广东人的骆秉章,有水的风格:水往低处流,润物细无声, 因而显得低调; 同时, 低处纳百川, 因而显得包容, 骆秉章身上有包容的胸襟。今天, 我们来研究与曾国藩、左宗棠同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的骆秉章,就是要挖掘其身上低调与务实、包容的广东文化。如今,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成为社会共识, 骆秉章身上低调务实的广东文化精神符合时代所需,社会所需。一、水往低处流:低调骆秉章骆秉章( 1793 ― 1867 年) ,原名俊,广东花县人, 1832 年中进士,此时已不惑之年, 可谓大器晚成。其后选翰林院庶吉士、受命稽查吏部银库、任湖北按察使、湖南巡抚、协办大学士、四川总督, 死于任所。追赠为太子太傅,谥号“文忠”。作为晚清封疆大使,即使位高权重,骆秉章依旧十分谦卑, 不居功自傲, 认为自己只是在国家艰难时刻行使一名臣子应有的职责而已。其临终前自挽长联:“十载忝清班,由翰詹科道而转京卿, 奉使遍齐州、汴州、吴州, 回首宦途如梦幻; 廿年膺外任, 历鄂黔滇湘以莅巴蜀,督师平李逆、石逆、蔡逆,殚心戎务识时艰。”[1] 骆秉章的低调集中体现在他对贤才的谦虚礼让, 正如清人史记作家王定安所形容的,“骆相休休,让善推贤”[2] 。骆秉章再任湖南巡抚后,三顾茅庐请左宗棠出山。左宗棠成为骆秉章的幕僚后, 骆秉章对其充分信任, 把他视为自己的左右手, 属下来报告事务, 骆秉章就问“季高先生云何? ”左宗棠也毫不客气, 凡事不论大小, 都自己决定, 而且常常跟骆秉章开玩笑,把他比作傀儡:“公犹傀儡,无物以牵之,何能动耶? ”骆秉章只是干笑而已。骆秉章的低调使得左宗棠俨然成为真正的湖南巡抚, 当时的湖南人民还戏称左宗棠是“左都御使”,盖骆公官阶不过右副都御使,而左公权尚过之也。”[3] “一切公文,画诺而已,绝不校检”一时传为佳话。骆秉章的低调并不表示其无才, 其大才在于知人善任。史记作家王安定描述骆秉章“沉毅静镇, 碌碌若无所能, 而其大用在任贤不二, 屈已以从人。”[2] 近代外交家薛福成形容骆秉章“外朴内明, 于贤、不肖之尤著者, 口虽不言, 而辨之甚精。即能推毂贤才, 贤才亦乐为之用。至其清介自守, 尤为一时封疆大吏所不及, 此其建树之本也。”[4] 在任湖南巡抚时, 骆秉章大胆任用像左宗棠、王鑫等贤才, 任四川总督后, 骆秉章又培养了一大批精兵强将,改变了川中无良将的局面。骆秉章自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