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土工合成材料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工合成材料规范.doc

上传人:xgs758698 2016/8/15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工合成材料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沥青混凝土路面造价占公路总造价的 1/4 ~ 1/3 ,并且维修经费又绝大部分用于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普遍存在的技术和质量难题主要有两点。一是耐久性差。目前国内沥青混凝土路面较长的使用寿命为 8 年~ 12 年,普遍短于设计使用寿命( 15 年~ 20年) ,而且因自然环境和运行状况不良,有的路面甚至 3 年~ 5 年即需要整体翻修改造。二是路面的早期破坏严重。有的新路开通后 2 年~ 3 年,长的 6 年~ 8 年就出现坑槽、开裂、车辙、抗滑性能不足等病害而需要维修。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我国虽然在公路设计、施工、原材料等方面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公路路面仍然经常发生不少早期破坏现象。除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原因以外,主要外因是交通量增长过快, 重载、超载严重, 使道路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主要内因是材料(沥青、骨料等) 性能差, 导致路面抵抗拉应力( 如冷热、干湿的胀缩应力、荷载弯拉与疲劳应力、反射裂缝的扩张应力等)剪应力、渗水和粘结老化等能力相对不足。由于上述原因产生的不良后果是令人震惊的, 即使采用重交通道路沥青和规范规定的混合骨料及级配下, 路面也难以承受目前道路运输的现状。二、改性沥青和 SMA 技术的不足我国公路部门为了解决这些严重又紧迫的问题, 在学****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和办法, 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 其中使用最多的改性沥青与 SMA 路面两项新技术。例如北京市公路局将其用在“国门第一路”( 首都机场路)、“国航第一道”( 首都机场跑道)、“中华第一街”(长安街)的建设和改造中,取得了良好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两项技术同时采用则效果更好。但改性沥青和 SMA 路面两项新技术用于公路工程时仍存在缺陷: 1 )它需要的专用设备和材料(优质骨科、改性剂、填料)一般地区难以具备, 而且一次性投资较大, 其要求的施工技术也比目前常规做法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2 )随着近期国内外石油价格的上涨,两项新技术原已较高的成本又将增加。按 1998 年物价计算, SMA 路面每公里成本需增加 万元,若与改性沥青同时应用则每公里约增加 万元,费用增加多少与是否采用国外原料、加工设备和不同改性剂有关。长期以来, 进口道路沥青以高于国际市场近 2 倍价格输入我国而牟取了暴利。例如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沥青价格约 90 美元/吨, 而在我国的销售价格为 135 美元/ 吨。我国近年来道路沥青年产量在 220 万吨以上, 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实际需求都有很大差距, 导致进口沥青仍然有增无减。因此这两项新技术在我国也只是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重要路段、交叉口、停车场、立交桥、机场等使用, 还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普遍使用。 3 )从增加路面抗裂、防渗、隔离、扩散的机理来说,过分依赖于增加沥青结合料的弹性和粘结力, 以及增大骨科强度与减少混合料孔隙率的办法并不是最优的。因为沥青结合料的改性能使其抗拉、抗剪的力学性能增加, 但幅度终究不会太高; 高强骨料也不是各地区均有; 混合料孔隙率的降低已近极限, 而且在骨科和结合料之间的界面总会因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的差异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渗水通道。另外其对路基承载能力的改善也无能为力,反而要求更高。 4 )沥青材料本身的日晒老化、高温软化、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