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3
文档名称:

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558KB   页数:9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书生教育 2022/1/18 文件大小:5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航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用文档
厦门邮轮中心至鼓浪屿航道二期工程
〔猴屿航道水域优化调整〕
投标文件
道二期工程〔猴屿航道水域优化调整〕
〔2〕工程地点:厦门岛西海域
〔3〕建设单位:厦门象屿港湾开发建设
〔4〕设计单位:福建省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
〔5〕工程规模:本工程位于厦门西海域,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从厦门邮轮中心小轮泊
位至鼓浪屿的三丘田码头和内厝澳码头,包括邮轮中心至三丘田码头段的航道拓宽、以及
邮轮中心至内厝澳码头段的航道拓宽、猴屿西航道三段航道的改造提升以及航标的设置调
整、三丘田码头改造港池拓展疏浚等。 其中:①邮轮中心至三丘田码头航道长度约 ,
邮轮中心至内厝澳码头航道长度约 ,全程双线航道,计算通航宽度为 120m,航道设
计底高程为 - ,满足 7万吨级散货船、 5万吨级集装箱船通航,疏浚工程量为

3 3
m,炸礁 万 m,移位 5座灯浮标,移位改造 2座灯浮标,系船浮筒迁移等内容,下简称
“航道工程〞;②三丘田码头改造港池拓展疏浚工程,疏浚区设计底高程 - ,炸礁区设
3
计底高程 - ,炸礁 万m、清覆盖层

3 3
万m、疏浚 万m,新设 1座灯浮标,以
及施工期趸船拆移和安装,下简称“三丘田码头改造港池工程〞 。
〔6〕投资来源:政府投融资及企业自筹
〔7〕总工期: 120 日历天
〔8〕质量目标:到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合格标准。
工程简介
设计条件
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
坐标系统采用 92 厦门坐标系统工程;高程系统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各个基准面
换算关系见图 -1 :
实用文档
图 -1 基准面换算关系图
工程清淤开挖控制深度及主要工程量
1、邮轮中心至三丘田码头航道长度约 ,邮轮中心至内厝澳码头航道长度约
,全程双线航道,计算通航宽度为 120m,航道设计底高程为 - ,满足 7万吨级
散货船、 5万吨级集装箱船通航,疏浚工程量为
3
3
万m,炸礁
万 m,移位 5座灯浮
标,移位改造 2座灯浮标,系船浮筒迁移等内容;
2、三丘田码头改造港池拓展疏浚工程,疏浚区设计底高程 - ,炸礁区设计底高程
3 3 3
- ,炸礁 万m、清覆盖层 万m、疏浚 万 m,新设 1座灯浮标,以及施工期
趸船拆移和安装。
工程实施条件
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 〔累计频率 10%〕
设计低水位: 〔累计频率 90%〕
极端高水位: 〔50年一遇高潮位〕
极端低水位: - 〔50年一遇低潮位〕
波浪
厦门湾西海域内的东渡测波站位于东渡港区,侧波浮筒在该站 W 向 712m 处,水深
,从 1978 年 1 月 ~1980 年 12 月利用岸用测波仪 3 年的观测资料统计情况看, 湾内以风浪为主,风涌浪频率比 89/11 ,由于风区较短,波高都很小。常浪向 NE,频率 %;次常浪向 ENE,频率 6%。强浪向 NNE、N,最大波高 ;次强浪向 SSE,最大波高 。平均波高 ,平均周期 。静浪频率 57%,0~2 级浪出现最多,频率为 %。
2006 年 11 月 4 日 18 时至 11 月 12 日 9 时,在内厝澳码头附近进行了波浪观测, 根据
观测结果的统计分析,该区域常浪向为 SW向,波浪出现频率为 %,次常浪向为 WSW
实用文档
向,出现频率为 %。强浪向为 SSW向, Hmax波高为 ,次强浪向为 NW向, Hmax
波高为 。
海流
潮流为半日潮流,潮流运动形式为往复流。流速流向因地而异,流速大小直接和潮差
及地形有关,流向主要受地形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