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文档名称:

跨国公司与跨国并购.ppt

格式:ppt   大小:320KB   页数:5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跨国公司与跨国并购.ppt

上传人:cby201601 2016/8/15 文件大小:3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跨国公司与跨国并购.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跨国公司与跨国并购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王霞一、跨国公司进化论(一)引言:两份排名 1、来自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全球公司控制网》一文对全球最大规模跨国公司的排名情况: 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美国美林公司( Merrill Lynch & Co Inc ) 10 资产管理及投资银行瑞士瑞士银行集团( UBS AG ) 9 基金美国美国先锋集团( Vanguard Group Inc ) 8 保险英国法通保险集团( Legal & General Group plc ) 7 综合性银行美国摩根大通公司( JP Morgan Chase & Co ) 6 资产管理美国道富集团( State Street Corporation ) 5 保险法国安盛集团( AXA ) 4 基金美国富达公司( FMR Corporation ) 3 资产管理美国美国资本集团( Capital panies Inc ) 2 综合性银行英国巴克莱集团( Barclays plc ) 1 主业国家公司名称排名 2、来自于美国《财富》杂志的 2011 年度世界 500 强企业排行榜上,前 10 位的公司石油美国雪佛龙( Chevron ) 10 邮政/银行/保险日本日本邮政控股( Japan Post Holdings ) 9 汽车日本丰田汽车公司( Toyota Motor ) 8 电力中国中国***( State Grid ) 7 石油中国中国石油( CNPC ) 6 石油中国中国石化( Sinopec Group ) 5 石油英国碧辟公司( BP,原“英国石油”) 4 石油美国埃克森美孚( Exxon Mobil ) 3 石油英国/荷兰壳牌石油( Royal Dutch Shell ) 2 超市美国沃尔玛( Wal-Mart Stores ) 1 主业国家中英文名称排名 3、两份排名的比较: 两份名单之所以有着如此显著的区别,原因在于排名标准不同: 《全球公司控制网》是以持有的股份总价值为准, 而《财富》全球 500 强排行榜则以年度营业收入为准。然而不同的标准却造成了两份榜单上榜公司所处行业截然不同的区别。事实上这种显著区别恰好可以作为当代跨国公司体系之性质的注脚:金融业为纽带,交叉持股,形成一张超越国界与产业划分的经济之网。这样一种格局下难怪金融危机会变成全面的经济危机。(二)跨国公司的演化过程跨国公司起源于工业革命前殖民时代的海上贸易,当时的跨国公司实际上远洋贩运组织。到 19 世纪末,随着西方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完成,帝国主义时代到来,跨国公司也演化成从殖民地直接生产原材料(而非采购)运往西方国家进行加工的现代公司。二战后的全球化时代,由于运输、通信等现代技术的发展,跨国制造成为可能,作为超国界生产组织的现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出现。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之后,随着经济环境进一步变化,跨国公司体系事实上发展到一个“国际金融时代”,直到这一轮金融危机爆发……跨国公司“物种”演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全球现代史。起源:殖民贸易时代代表性公司:东印度公司、汇丰银行代表性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继承:帝国主义时代代表性公司:力拓公司、德意志银行代表性理论:资源禀赋理论转变:全球化时代代表性公司:丰田汽车公司、高盛公司代表性理论:新贸易理论合流:国际金融时代代表性公司:苹果公司、贝莱德公司代表性理论:金融工程学(三)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原因 1、生产社会化——跨国公司发展的基础。◇近代产业革命奠定了生产社会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机器大工业规定了企业这一社会生产组织形式跨国发展的客观属性。◇它突破了诸多局限,实现了实现了标准化的连续生产, 形成了批量供给和容许迅速扩张的生产体制。◇要求企业一方面要实现投入的规模化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来源多元化;另一方面又必然要实现产出的规模化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市场空间扩大化。因此,近代企业从其诞生之日起,客观上就具有跨国经营属性的胚芽。◇跨国公司的成长需要:国际分工的发展,对外投资, 经济技术条件的形成。 2 、供求约束——含有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供给约束。就是投入品的短缺。投入短缺,源于资源的稀缺。资源稀缺有两种基本的类型,一种是“自然性稀缺”,另一种是“市场性稀缺”。◇需求约束。就是产品实现空间的不足,市场的不足。市场不足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量型不足”,另一种是“结构型不足”。◇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受需求约束而向外投资时, 往往会有一种相互刺激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寡占市场”上。 3、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是跨国公司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企业生产的组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对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首先,产业内分工的急剧发展导致中间产品的交易大量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