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海底世界教案5.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底世界教案5.doc

上传人:琥珀 2022/1/18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底世界教案5.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海底世界教案
正文 第一篇:海底世界教案
海底世界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段音乐《海浪轻音乐》
在你的脑海里放佛出现怎样的情景呢?
老师也仿佛看到:湛蓝的海水拍打着金色的海滩,溅起一簇簇从而有探索海洋的兴趣。
解词:细胞: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非常微小,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形状多种多样。
蕴藏:在内部积蓄着。 奇异:奇特怪异。
汹涌澎湃:形容大浪相撞的样子。比喻气势雄伟。 窃窃私语:形容说话声音细小。
6
近义词:依然——仍然、宁静——安静、闪烁——闪耀、普通——普遍、迅速——快速、奇异——奇特
反义词:宁静——喧闹、危险——安全、普通——特殊、迅速——缓慢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
3. 读课文的
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识字读词。
2、初读课文、通顺流利。
7
3、学习
1、2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害怕吗?(出示课件:你能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吗?)
看来还真难不倒你们!老师期待着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前段时间呀,我们一起观光了南沙群岛,领略了大海的碧波浩淼。今天就让我们当一次潜水员,一起潜入海底,去探索那奇妙的海底世界!
2、板书课题:
注意哦,咱们可是要潜入海底,一定不要忘了“底”字下面的这一点儿。好,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想潜入海底,做一个训练有素的潜水员,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还有一项准备工作是我们都得必须完成的,这就是自由、大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标出自然段。(学生读书,师巡回指导)
2、检查字音:
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吗?(出示词语,指名领读、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抢读)
8
3、检查句子:
老师刚才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有点儿拗口,你们愿意来帮帮老师吗?(出示句子:“就拿大家族海藻来说,从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单细胞硅藻、甲藻,到长达几百米的巨藻,就有八千多种。”指读)真不错,咱们一块儿读读。(师
生齐读句子)
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就能把这些词语句子读好了。能给你们这么聪明的孩子当老师,可真让我高兴!现在老师要找三位小朋友来开火车读课文,每位小朋友读两段,其他同学注意听,等他们三位读完我来找同学评价他们读的效果。
指名三位小朋友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先来评价他们读文的效果?
三、再读课文:
1、语言过渡:
看来,你们这项准备工作完成得很好,如果想再给老师一个惊喜,让老师感受到我们这个班的同学确实了不起的话,请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开始吧。
2. 自由读课文。
3. 请学生回答。(用投影出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
10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具体表现在哪儿呢?我们先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 同学们,你们看(出示课件:波涛汹涌的海面),这时候海面上是?——(波涛汹涌),海底却依然是那么?——(宁静)
3. 什么是“波涛汹涌”?你能换个词吗?那“依然”又是什么意思呢?它还可以换成?
4、 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 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就是设问句。
5. 那么海底有什么声音呢?想听吗? (想)(板书:声音)
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点击课件,师生齐听) 6. (边听边问)这是谁发出的声音? 7. 那么你们听到了哪些声音?
谁来说说,可以用上有的像(边说边点击课件)
8、 这么多的声音,还会有其他声音吗?(有)所以这里用了省略号。那还会有什么声音?(指名说)
9. 这些声音都是海底的动物在“窃窃私语”所以很轻很轻,几乎听不到。 什么叫“窃窃私语 ”?你们能表演给老师看看吗?
谁能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声音?(指名读 评议)
10、 读完后,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里用了一种我们学过的修辞方法?(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