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评课记录
正文 第一篇:评课记录
评课记录
课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1) 时间: 地点:校办公室
参加人员:数学组全体成员 内容:
原晓娟: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知规律,课堂学生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寇老师根据学生的立足之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并让学生在各种读的方式下,总结出如何将课文读得又感情,如何去体会课文所蕴涵得情感。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得同时习得读书得方法。
5
2
第四篇:评课记录
切实·科学·有效
——点评邱善余老师的高考作文指导课《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个小技巧》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大家好!
首先必须申明,我不是一个好的厨师,只是一个好吃的食客而已。
十几年来,我听过不少类型的语文课,比较多的是一般的公开教学课和平时的语文课,此外还有教学大赛课、教师招聘评比课、无生上课、高考复习课、专家报告课等等,但很少评过课。因此,这次让我来点评我学习的榜样邱善余老师的课,确实有点诚惶诚恐。如果有说得不妥的地方,请邱老师和在座的各位专家同仁包涵并指正。
在我以往的听课经历中曾出现过这样尴尬的情形,我对某堂课的感觉不错,但听课的专家或者评委却不以为然;或者当专家评委点评一堂语文课的诸多精彩之处时,我却没能够看出多少,这常常让我感到很惭愧。后
6
来我开始反思这种差距产生的原因,发现除了自己的鉴赏水平与专家有一定差距外,我的评价标准不明确甚至存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诚然,一堂好的语文课,常常见仁见智,很难有一个大家一致公认的标准。但我觉得,一些真正优秀的语文课还是有一些基本的特性。在课程改革日趋深入的今天,一堂好课当然要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这是当前评价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按照新课标的理念,我个人觉得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通常情况下,学生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目标:第
一、基础目标。第
二、提高目标: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第
三、体验性目标。
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科学合理。
3、教学策略要能体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4、教学生成较好,教学效果较明显。
另外,我个人觉得,不同类型的语文课,评价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比如一般的高考复习课与教学比赛课的评价标准就应该有所不同。
7
对于一般的公开课或者比赛课的评价标准,我所知道的也基本赞同的比如叶澜教授在他们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的“五实”标准,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这里不展开讲,有兴趣的老师可以自己找来看。
作为高考复习课,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第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第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切合实际。第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否科学。第
四、教学效果如何。
根据这样的标准,我觉得邱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的特点大致可以用以下几个词来概括一下:切实、科学、有效的课。
具体来说:
首先是切实,就是切合实际,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实际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切合学生实际,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能力,邱老师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个小技巧。
2、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三个小技巧。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这些目标的确立基本是合理的可行的,第三个方面的德育目标虽然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不是在一节就能够完全达成的,但从刚才的教学过程看,邱老师在他的课堂上确实有意识地去落实了。
9
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情操。作为高考复习指导课,邱老师的这个教学目标主要侧重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实际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根据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形势和一般学生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有较强的针对性。
其次是科学,这节课的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思路清晰有序。
这节课基本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邱老师设计了一个充满趣味性、形象性的材料,引导学生去初步学习审题立意。然后引导学生做归纳总结,把刚才的学习实践进一步提升,理论化,归纳出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审题立意的第一个小技巧,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传授给学生。为下面的当堂练习,更为高考作文快速准确的审题立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理论准备。
第二个环节引领学生走进高考,对材料类型精准定位,进行模拟训练。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尽情地交流、讨论和展示,但我注意到了,邱教师一直在引导掌控课堂,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又发挥着教师的主导作用。
最后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