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栗锦迁临证妙用温胆汤.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栗锦迁临证妙用温胆汤.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5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栗锦迁临证妙用温胆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栗锦迁临证妙用温胆汤栗锦迁教授临床经验撷拾临证妙用温胆汤苏明栗师临证注重脾胃后天之本, 善用化痰法治疗多种疾病。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结构趋向高脂高热、运动减少、久坐少动, 以及工作、社会压力增加等因素, 使人们在体质上逐渐弱化, 形体趋于肥胖, 即所谓“尊荣人”, 易于化生痰浊。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厚味、过于安逸、情志不畅等易损伤脾胃,脾伤则水液运化、输布失司, 而致变生痰浊为患, 所谓“脾为生痰之源”。痰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概念, 认为其即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 其可停聚于脏腑、经络或四处游窜而为病,引起多种病症,固有“怪病多痰”之说。温胆汤方出自《千金要方》, 由半夏、陈皮、枳实、竹茹、甘草、生姜六味药组成。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 并指出其病因为“胆寒故也”。宋· 陈无择《二因方》中温胆汤在《千金要方》原方上加茯苓、大枣,生姜由原来的四两减为五片,指证“气郁生涎,变生诸证”, 即可用温胆汤治疗。并随病情变化或偏寒或偏热而加减用药。偏热者加黄连名为“黄连温胆汤”,见于《六因条辨》。栗师临床善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多种病症, 认为凡因痰郁而致气机紊乱、经脉阻滞、平衡失调者, 证见不寐、多寐、胆怯、心悸、眩晕、耳鸣、胃痛、返酸等多用温胆汤加减治疗。笔者跟师侍诊, 屡见神奇, 现特择病案一二,以彰其妙。〔不寐案〕万某,男性, 24 岁, 2003 年2月 21 日初诊。主诉: 失眠 2 月余。现病史: 患者大学毕业不久,自觉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 近 2 月出现失眠,多方求治不效,遂来求诊。证见: 失眠,入睡困难, 口干口苦, 不欲饮, 心烦, 大便钻滞不爽, 食后腹胀, 舌红边有齿痕、瘀斑,苔黄腻,脉滑细数。辨其证属肝郁脾虚, 痰郁化热。治以疏肝健脾、清热化痰。方药如下:半夏 15g 茯苓 25g 橘红 25g 枳壳 10g 黄连 10g , 石菖蒲 15g 郁金 15g 远志 15g 白术 15g 党参 15g 赤芍 20g 炒枣仁 20g 。7剂,水煎服。二诊:3月 28日, 服药后, 失眠, 入睡困难好转。仍有腹部胀闷, 劳累后腰酸。上方去郁金,加砂仁 15g 、巴戟天 15g 。继服 7 剂。二诊:4月4 日,已无失眠症状,寐佳,腹胀、腰酸减轻,大便间或成形, 纳可, 舌淡红边有齿痕, 苔薄, 脉细。嘱其服香砂六君子丸以巩固疗效。按: 不寐是以失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其与心、肝、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可因心脾两虚、血虚肝旺、心虚胆怯、痰热内扰、胃气不和等所致。栗师认为本案患者为青年学子, 刚刚工作, 自觉压力大,且平素饮食生活不规律,致肝木侮土,肝气郁滞,脾胃损伤。气机升降失和则见食后腹胀,脾之运化失司,水液敷布转输不归正化, 则生痰浊而见口干、不欲饮、大便钻滞不爽, 痰气相互搏结, 郁久化热, 则见口苦, 痰火内盛, 扰乱心神, 则失眠、入睡困难, 痰热郁阻, 血液运行不畅则见舌上瘀斑, 舌红边有齿痕、有瘀斑, 苔黄腻, 脉滑细数为脾虚痰热内扰兼有瘀血之象。《血证论· 卧寐》云“肝经有痰, 扰其魂而不得卧者, 温胆汤加枣仁治之”。栗师效其意, 以温胆汤加减施治。方中酌加党参、白术配伍茯苓取四君子汤之意, 以健运脾土, 使水液输布从其正化而消痰浊之源。菖蒲配郁金疏肝解郁化痰, 破其气郁痰结,使气机得畅,远志、枣仁安神,佐黄连以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