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4,46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22/1/18 文件大小:4.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答谢中书书》优秀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答谢中书书
答复
谢徴,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陶弘景
第一页,共29页。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书” 即书信,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代书信多记事陈情,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
第二页,底。
 
两 岸 石 壁, 五 色 交 辉。
 
青 林 翠 竹, 四 时 俱 备。
 
晓 雾 将 歇, 猿 鸟 乱 鸣;
夕 日 欲 颓, 沉 鳞 竞 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翻译句子,整体感知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奇异景色的人了。
第九页,共29页。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第十页,共29页。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第十一页,共29页。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第十二页,共29页。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第十三页,共29页。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第十四页,共29页。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第十五页,共29页。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为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十六页,共29页。
理清文章思路
本文虽属山水小品文,可是作者仍精心布局,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看看应该如何分才好?三部分之间有何联系?
第十七页,共29页。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一、总写。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二、分写
四季之景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总写 抒怀
理清课文结构
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晨昏之景
第十八页,共29页。
品味探究
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
观察角度:有 ,有 ;
时间跨度:有 ,有 ;
景物状态:有
,有 ;
感官冲击:有 , 有 。
仰视(高峰入云)
俯视(清流见底)
静景(高峰……具备)
早晨(晓雾将歇)
黄昏(夕日欲颓)
视觉(高峰入云)
听觉(猿鸟乱鸣)
动景(晓雾……竞跃)
第十九页,共29页。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
仰视
平远
高远
静景
动景
听觉
视觉
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俯瞰
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林和五彩的山石互相映衬,呈现出绚烂辉煌的气象,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通过描写朝夕变化,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第二十页,共29页。
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观察角度:由仰而俯;(高低,远近)
景物形象:由显而微;
景物状态:由静而动;
感官调动:视听结合;
时间交代:由朝而夕。
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
第二十一页,共29页。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合作探究
第二十二页,共29页。
3、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歇”“颓”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感情和行为,有过程,激发人的想像,充满生命气息。
“鳞”字是用借代,避俗,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4、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