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儿咳嗽脾虚预防圣诞(yy2 小儿咳嗽≮少儿医药≯ 2009-04-19 23:16:48 阅读 539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咳嗽虽然有风寒风热之分,但不可拘泥于风寒风热,因寒热会转换。咳嗽, 一般西医通常会诊断是气管炎或肺炎, 中医对咳嗽的辩证有很多, 问题并不单纯出在气管或肺。《内经》记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咳、嗽要分开考虑, 凡有声无痰谓之咳, 肺气伤; 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小儿咳嗽问题,主要是小儿肺本稚嫩,加之风寒乳食不慎而致病。中医说,外感以咳嗽为轻,内伤以咳嗽为重。酒色狂荡,劳累不节, 耗费过伤导致的内伤咳嗽就是重症,但外感病症危重,一旦咳嗽,便是生机, 因为外感一传于六经, 病自然就轻。古人认为, 小儿知识未开, 不会有内伤, 然而今天的人, 动辄点滴、重药, 小儿内伤, 不在少数。因此今天小儿咳嗽,也要考虑内伤的可能。特别提示:小儿咳嗽初起,不可以用寒药压制,应当以散风为重。小儿咳嗽会寒热转换, 不能光看起因是寒还是热, 而应根据情况变化用药,不能一药到底。请同时参考《关于咳嗽的几个问题》, 《咳嗽的宝宝》一、咳嗽辩证基础咳嗽伤肺为主: 肺与口鼻相通,用于呼吸,气升降,必须经过的地方,因此肺主气, 如果感受外邪,最容易咳嗽。寒伤肺:“形寒饮冷则伤肺”小儿衣太薄, 及冷冻饮料之类, 则令肺伤于寒,此处指寒深入体内,而不是从外感而伤; 热伤肺: 小儿衣太多, 爱养过温, 热不能发散, 则容易伤于热, 此处指热郁积体内而伤肺,不是外感热邪; 外感伤肺:皮毛与肺互为表里。皮毛先受邪气(六邪皆可伤肺) ,邪气则易犯肺,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充塞咽嗌,故令咳嗽也。咳嗽辩证纲要: 1 、五脏六腑都可以使人咳。各脏腑所受邪病不同,但最终从肺表现出来,就成咳。 2 、因痰而嗽者,痰为重,主治在脾;因咳而动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 3 、以时间辨别咳嗽,清晨咳者,属痰火;午前嗽者,属胃火;午后嗽者,属阴虚;黄昏嗽者,火浮于肺;睡后即咳,阴虚;半夜嗽者, 食积滞; 整夜间歇咳嗽, 伤于寒热。但这个时间只能参考, 必须因情况变化而辩证观察。 4 、观察咳嗽的形态辩证:肺实者,顿嗽抱首,面赤反食;肺虚者, 气逆虚鸣,面白飧泄;肺热者,痰腥而稠,身热喘满,鼻干面红,手捏眉目;肺寒者,嗽多痰清,面白而喘,恶风多涕。 5 、治疗时候根据虚实寒热辩证,是基本原则,特别注意小儿咳嗽的寒热在病程中会变化,要根据咳嗽的不同阶段用药,不能一药到底。二、咳嗽辨治: 前面是对咳嗽的总体认识, 后面是具体辩证施治方法。小儿咳嗽治疗, 最基本的是培土生金法, 即养脾胃而治, 这是之前也介绍的, 关注脾胃, 是小儿治疗的一贯原则。比如只用米汤调养, 就是重要的方法(原理和方法看《粥养小儿》一篇)。即便不是脾胃原因引起的咳嗽,也要注意保护脾胃, 很多只重止咳, 而不顾脾胃者, 反而造成咳嗽迁延不愈。 1/ 寒咳: 为风寒咳嗽, 则气壅喘促, 声浊而无汗, 鼻塞声重, 以微汗解表即可。比较容易的用药:咳嗽初期,可以使用炙甘草、陈皮、姜、蜂蜜水; 稍重, 可以用桂枝防风汤, 严重者用 999 风寒感冒颗粒, 或其他含有麻黄、紫苏成分的发表药, 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寒咳是小儿比较多见的咳嗽之一,具体分析请看(三、风寒咳嗽病程) 。寒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