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tswng35 2022/1/18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技术交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v .
. v .
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展,阻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再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防止引起模板变形。
安装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根底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涵身模板应设拉杆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模板安装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展检查。报检前方可进展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混凝土采用就地浇筑工艺,由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抵施工现场,吊车配合吊斗入模。
浇注混凝土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并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展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前方可浇注。模板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面涂刷脱模剂。
混凝土自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防止发生离析;当倾落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超过1m。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用振动棒不超过30cm,振动棒快插慢拔,不得碰撞钢筋、模板,同时防止过振、漏振。
. .
. v .
拆模时间须在混凝土强度到达70%设计强度时方可进展。拆模板时,注意不要碰撞混凝土的棱角,使混凝土外表美观、棱角清楚。
砼浇筑砼
全箱分为二层浇筑。第一层浇筑至底板壁以上30cm,第二层浇筑剩余局部。两次浇筑的接缝处,保证有良好的衔接面〔粗糙、干净并不得有堆落的混凝土、砂浆等〕,可按以下要求进展处理:
处理层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人工凿除处理层混凝土外表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
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刷一层水泥净浆。
混凝土浇筑完成收浆后,用土工布覆盖和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外表经常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d。
混凝土养护
一般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以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外表。混凝土有模板覆盖时,应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
当气温低于5℃,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上洒水。
混凝土洒水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天,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加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外表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下为度。
当构造物混凝土与流动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7天不受水的冲刷侵袭。当环境水具有侵蚀作用时,应保证混凝土在10天以,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70%以前,不受水的侵蚀。
. .
. v .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混凝土外表和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围,当设计无要求时,温差不得超过25℃。
MPa以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沉降缝设置及防水措施
涵台台身的沉降缝一般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根底〕,缝宽2cm,沉降缝的设置应与涵长方向垂直。
凡采用填石抬高根底的涵洞,地基地质变化较大、根底埋置深度不一或地基容许承载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路基填挖交界处均应设沉降缝。
设置于中风化岩石地基以上的涵洞可不设沉降缝。
沉降缝在根底襟边以下,填嵌沥青模板或沥青砂,也可以用粘土填入捣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在根底襟边以上,接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约5cm,侧以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中间空隙填以粘土。涵顶面设置粘土保护层,厚20cm,宽20cm。
在涵洞与填土接触面均涂热沥青两道,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