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doc

上传人:hnet653 2022/1/18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2 / 11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培训
资峪镇九年制学校 袁金良
全体教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害:
高楼、高烟囱、水塔、大型广告牌下的房屋,震时极易被坠落物体砸伤;
处在高压输电线、变压器等危险物下的房屋,震时电器容易短路,电线震断落地,容易引起火灾;
危险品生产的工厂或仓库附近,震时易引起爆炸或有毒气体泄漏;
陡峭的山崖下,不稳定的山坡,发生泥石流的冲沟口,不稳定的河、湖岸边,都属危险地段。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把屋顶、墙上悬挂的物品取下或固定牢,使其不倾倒;家具顶部不要堆放重物,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在玻璃门、窗上粘贴防震胶带。
床的位置要避开外墙、窗口、房梁,选择室坚固的墙边安放;床的上方,不要悬挂金属和玻璃制品及其它重物;床和写字台等坚固、低矮的家具下面是避震的好空间,不要堆放杂物。
.
4 / 11
放置好家中的危险品,包括:易燃品<煤油、汽油、酒精、油漆等>,易爆品<煤气罐、氧气包、氧气瓶等>,有毒品<杀虫剂、农药等>,这些物品极易引起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要妥善存放,做到防撞击、破碎、翻倒、泄漏、燃烧和爆炸。
5、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包括:水、食品、衣物、毛毯、塑料布、药品、电筒、干电池等,把这些东西集中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轻巧的小提箱里。个人必备的物品:电筒、衣物、塑料餐具、饮用水等,集中放在自用的防震包里。
6、进行一次家庭防震演练
一分钟紧急避险。假设地震突然发生,在家里怎样避震?设定地震发生时全家人在干什么?地震强度可设为一次破坏性地震;避震方式:是室避震,还是室外避震?根据每人平时正常生活环境,确定避震位置和方式。
演习结束后计算一下时间,是否达到紧急避震的时间要求,总结经验,修改行动方案后再做演练。
震后紧急撤离。假设地震停止后,如何从家中撤离到安全地段,撤离时要带上防震包,青年人负责照顾老年人和孩子,要注意关上水、电、气和熄灭炉火。
紧急救护演习。掌握伤口消毒、止血、包扎等知识,学习人工呼吸等急救技术,了解骨折等受伤肢体的固定,以及某些特殊伤员的运送、护理方法。
三、在野外怎样避震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在户外怎样避震要做到:
.
5 / 11
1、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不要随便返回室。
2、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立交桥上下;
高烟囱、水塔下;
3、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
广告牌、吊车等。
4、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蓬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5、地震求生实例:暂时不能脱险者应设法延缓生命
震后如发现自己不能脱险时,应采取延缓生存时间的自救措施。地震引起房倒屋塌时,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灰尘,因此,首先要防止呼吸道被尘埃堵塞;其次决定生死的首要条件是有无空气,故不要乱喊叫,尽量节省氧气,保存体力;再者要冷静观察自身所处环境,努力创造供生存的安全空间和易于被外面人发现的条件。
地震求生实例:压埋较轻者应设法自救脱险
以上事例表明,在废墟下压埋较轻的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完全可以自救脱险。这些人不但为自己争得了生存,而且可以立即抢救亲人和邻居,成为灾区现场最早的救灾力量之一,对减少人员伤亡起巨大的作用。
6、自救与互救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能否得到迅速、及时抢救,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
.
6 / 11
从震统计资料得知:地震后半小时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5%,24小时救活率为81%,4 8小时救活率为53%,由此可见,地震后及时组织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的,对埋压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自救
自救是指被压埋人员尽可能地利用自己所处环境,创造条件及时排除险情,保存生命,等待救援。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