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预防传染性疾病
第1页,本讲稿共23页
什么是传染病
有病原体传染引起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例如:流感(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肝炎、非典型肺炎(SARS)
第2页,本讲稿共23页
传染病发生需要的三个条件
1、传预防传染性疾病
第1页,本讲稿共23页
什么是传染病
有病原体传染引起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例如:流感(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肝炎、非典型肺炎(SARS)
第2页,本讲稿共23页
传染病发生需要的三个条件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易感者
第3页,本讲稿共23页
流感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等
症状:起病急、高烧、头痛、怕冷、乏力等,其中发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严重。
危害: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婴儿、儿童、老人、体弱等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加重病情、病程延长甚至死亡
第4页,本讲稿共23页
第5页,本讲稿共23页
第6页,本讲稿共23页
水痘
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
症状:奇痒难忍,烦躁不安,甚至用手抓。
危害:轻者留下疤痕,重者可能造成病毒有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繁殖,引起败血症。
第7页,本讲稿共23页
第8页,本讲稿共23页
腮腺炎
传播途径:说话、咳嗽、打喷嚏通过唾液进行传播
症状: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危害:病毒可侵犯各种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
第9页,本讲稿共23页
第10页,本讲稿共23页
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1、与生病者近距离接触2、饮用和使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
症状:发热,体温达到38℃以上,口腔黏膜、手、足、口出现斑丘疹、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 等症状。
危害:少数患者得病后发展为重症或并发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心肌炎、如果不及时就诊、或抢救治疗会危及生命,以致死亡。
第11页,本讲稿共23页
第12页,本讲稿共23页
第13页,本讲稿共23页
第14页,本讲稿共23页
第15页,本讲稿共23页
第16页,本讲稿共23页
第17页,本讲稿共23页
第18页,本讲稿共23页
第19页,本讲稿共23页
第20页,本讲稿共23页
第21页,本讲稿共23页
第22页,本讲稿共23页
第23页,本讲稿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