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校训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理念, 一种无形的管理制度, 一种内在的管理文化! 校训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积淀, 缺乏真正的校训的学校永远不可能出类拔萃!学校管理无小事,处处显其大。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思想、管理精神的浓缩,作为校长,教师、学生不可不知,亦不可不思! 校风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它是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集体的长期努力所形成的行为风气。校风是无形的管理者, 是一种来自集体内部的精神力量。校风一旦形成, 便有一种稳定性和持久性, 以它所特有的方式对人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使人能从校风中受到陶冶和启迪,甚至终生受益。良好的校风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 它一旦形成, 作为一种稳定的组织气氛, 就会对不符合校风要求的人具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并强制他们与之相适应。校风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内在的精神力量和激励因素, 它能激发学校的青春活力, 促使师生员工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奋发向上的力量。良好的校风还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航标”, 它能激发并引导师生员工为完成学校的目标而朝一个方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 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成为保护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自觉加强道德修养,为集体做贡献的强大动力。良好的校风能以大量微妙的方式沟通学校师生员工的思想, 促使师生员工产生一种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它把学校每一个成员的力量凝聚成一种合力,发挥出全部的效能。良好的校风能使得学校每一个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 也增加了共同语言, 因而能更好地沟通信息, 交流感情, 使师生员工协调地融合于集体之中,从而使学校行政管理的各种措施得以及时、准确的实现。就学校本质而言,“学校是人”、“学校为人”、“学校靠人”,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良好的校风能使学校师生员工对其所属的集体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在集体中, 自觉调整行为定向, 增加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良好的校风能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校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在这其中“学会做人”是最关键的,起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的校风不仅在本校起作用, 净化、优化校园环境,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为扩大学校的知名度起了一定的作用。教风教风, 从广义上讲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 它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师的行为能力, 归结为德、才、学、识、仪(貌)。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 高度责任感是教师的职业良心, 是做好工作的巨大动力, 也是教师劳动质量保证, 一个人只有当他感到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对社会对人民的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才会全力以赴, 尽心竭力地做好工作。教育, 包含二层意思, 一是教, 是指教学、教书; 一是育, 是指育人。教育就其实质含义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主要活动虽然在课内, 但责任不只是在课内, 排在课表上的虽然每周只有几节课, 而在课表以外还有许多有益的事情可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是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每位教师在平时施教工作中要积极注意考察学生的学、认识能力, 做到胸中有数, 做到“知人善教”。要善于做后进生工作,不能让一个后进生落伍。教书育人是高等学校培养四化人才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