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电视机.doc

格式:doc   大小:9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视机.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6 文件大小: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视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视机故障现象:出现无光栅、无图像、无声音的三无故障。分析与处理:开机检查发现无光无声时,电源“待命”指示灯不亮。说明开关电源或者行输出电路有短路问题。检查开关电源电路, 发现其+125V 电源电压输出端在开机瞬间有电压但立刻跌落为零。说明开关电源由于行输出电路等负载短路出现电源停振, 这样就没有轻微的“吱吱”声。断电检查开关电源各路输出端负载元件,发现+ 25V 输出端滤波电解电容 C889 两端电阻仅几欧姆, 说明该组电压负载短路, 查电路图可知+25V 是仅供伴音功放集成电路 Q670( TA8256H) 的,其引脚⑨为供电端。焊开引脚⑨, 测该脚对地电阻仅 8Ω, 说明该集成块确已损坏。联想到伴音功放集成块损坏有可能由于过流而损坏保险器 2889 (PRF5000F) . 于是检查 Z889 , 发现其巳开路。替换一新的同型号伴音功放集成电路 Q670 (TA8256H) 和 Z889 ,通电试验,该彩色电视机故障排除。电视原理 1. 显像管与电光转换显像管是在接收端重现图像的电真空器件, 主要由电子枪, 荧光屏,偏转线圈等组成. 由阴极发射出的电子束, 在偏转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力作用下, 按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轰击荧光屏. 屏面上涂有荧光粉, 在电子束轰击下荧光粉发光, 其发光亮度正比于电子束携带的能量. 若将摄像端送来的信号加到显像管电子枪的阴极与栅极之间,就可以控制电子束携带的能量, 使荧光屏的发光强度受图像信号的控制. 设显像管的电一光转换是线性的( 实际为非线性的), 那么, 屏幕上重现的图像, 其各像素的亮度都正比于所摄图像相应各像素的亮度,屏幕上便重现了发端的原图像. 显像管内电子束偏转 2. 电子扫描将一幅图像上各像素相应的电信号, 以及将这些顺序传送的电信号再重新恢复为一幅重现图像的过程( 即图像的分解与重现), 都是通过电子扫描来实现的. 摄像管与显像管中, 电子束按一定规律在靶面上或荧光屏面上运动, 即可完成摄像与显像的扫描过程. 3. 电子束偏转的基本原理电子扫描是通过电子束在偏转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而实现的. 当装在摄像管或显像管外面的偏转线圈中通过电流时, 会产生偏显像管内电子束偏转偏转线圈的结构转磁场, 磁场的方向取决于流过线圈的电流方向. 电子束垂直穿过磁场时, 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要发生偏转, 其偏转方向遵从左手定则. 若偏转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 则电子束的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 偏转线圈中的电流为零, 则电子束不偏转, 射向荧光屏的中央. 因此, 流过偏转线圈中电流的幅度和方向, 决定着偏转线圈中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最终决定了电子束偏转角度的大小和方向. 扫描电路: 分为行扫描电路和场扫描电路, 其作用是产生扫描信号(电压波) 分别加到显像管的行, 场偏转线圈上, 使偏转线圈中产生线性变化的电流( 锯齿波), 从而在显像管中的水平, 垂直方向上都产生匀速变化磁场, 使显像管阴极发射的电子束在磁场中匀速偏转, 这个方法称为扫描, 简单地说, 电视图像就是通过不断地进行行场扫描而产生的. 4. 逐行扫描当线圈偏转中分别流过行, 场锯齿波扫描电流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偏转磁场, 在这两个磁场的共同作用下, 使电子束作水平与垂直方向的扫描运动. 在锯齿波电流作用下, 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 自上而下, 一行紧按行的运动, 因而称其为逐行扫描. 扫描光栅演示隔行扫描场扫描电流图光栅奇偶镶嵌演示 5. 隔行扫描所谓隔行扫描, 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不变的情况下, 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 这两场分别称为奇场和偶场. 奇数场传送 1,3,5, …奇数行; 偶数场传送 2,4,6, …偶数行. 世界各国都采用隔行扫描的扫描方式. fH=1/TH =1/(TH S+ THR ) fV=1/TV =1/(TV S+ TVR ) 6. 隔行扫描的意义在电视系统中, 要使传送的图像清晰, 并具有活动, 连续而又无闪烁感, 则要求传送频率大于临界闪烁频率 47Hz( 人眼的临界闪烁频率与图像的亮度, 对比度等因素有关). 即每秒传送 47 场以上的图像. 因此,我国电视制式规定, 场扫描频率fV为 50 Hz, 每帧图像的扫描行数为 625 行. 若采用逐行扫描的话, 帧频与场频相等. 理论分析可以得出, 电视图像信号的最高频率约为 11~ 12MHz, , 不但会使设备复杂化, 而且使在规定的可供电视系统使用的频段内可容纳的电视频道数目减少. 如若为了减少带宽而降低场频, 将会导致重现图像的闪烁; 减少每场扫描行数, 又会降低图像的清晰度. 可见逐行扫描是无法解决带宽与闪烁感及清晰度的矛盾. 因而提出了既可克服闪烁感, 又不增加图像信号带宽的隔行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