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8/16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甘肃省人大常委会( 颁布单位) 20040604( 颁布时间) 20040604( 实施时间)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附:第二次修正本( 2004 年6月4 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章环境监督管理第四章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第五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对《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五条第三款修改为:“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监测机构, 分别负责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环境监测工作; 受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 其监测数据经委托部门核查后, 也可作为评价环境质量、排污收费、处理污染纠纷等的依据。”二、删去第三十二条。三、第四十七条修改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擅自施工的, 除责令停止施工、补办审批手续外, 对建设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对该单位法定代表人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第二次修正) ( 1994 年8月3 日甘肃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根据 199 7年9月29 日甘肃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 2004 年6月4 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第三条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检举和控告。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第五条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综合治理的方针, 实行谁开发谁保护, 谁污染谁治理, 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第六条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推广无污染或者少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低、综合利用率高的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和科技交流。第七条各级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司法行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 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 普及环境保护科学和环境保护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第八条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对有关部门的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乡(镇) 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有专(兼) 职人员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 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环境标准, 参与制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经济、技术、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 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措施, 并监督实施。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环境保护地方标准。(二) 制订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管理环境统计和环境信息工作。(三)监督管理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防治,实施环境管理制度,按权限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四) 统一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自然保护工作。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全省的自然保护区区划、规划工作, 向省人民政府提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意见, 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生态环境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五)负责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组织协调环境科学研究,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推广环境保护新技术; 协同有关部门对环境保护产品的质量实行监督。(六) 对本行政区域污染源排污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调查处理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和环境污染事故,调解环境污染纠纷。第十二条各级公安、交通、渔政部门, 铁路、民航管理部门, 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畜牧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施监督管理。行业管理部门对本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第十三条各级计划、经贸、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