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跨专业考行政管理的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跨专业考行政管理的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wyj199215 2016/8/1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跨专业考行政管理的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跨专业考行政管理的心得体会跨专业考行政管理的心得体会考研终于结束了,心中的一块石头也总算可以落地了。在此,写下我考研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享。从 xx 年年冬天着手准备到 201X 年 4月 30 日复试结果出来,跨度了三个年份,近二十个月,不过真正静下心来针对性看书备考的时间也就是从 201X 年 10月1 日到 201 X 年1月 10 日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其余时间基本都是一些选择、准备的工作。记得我是从 xx 年年 10 月份开始选学校和专业的, 人生最痛苦的就是选择了, 经历过考研的人感触尤其深。考研路上的第一个选择就是专业问题,在专业问题的选择上我想兴趣还是最重要的吧,经过一番考虑, 我最终选择了行政管理, 定下了专业算是迈出了考研路上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最头疼的选学校问题了。从 xx 年年 11月份我就开始大量收集研招信息,主要有以下内容: 1 、找到所有招收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机构, 2 、对这些院校分省统计, 3 、找到这些院校的招生目录和参考书目, 4 、找到这些院校往年的报考录取比例及分数线, 5 、分区情况, 211 院校, 985 院校, 34 所自主划线院校,这个工作的任务量非常大, 我花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然后根据以上收集到的信息结合自身情况最终确定了以下几条择校标准: 第一,地理位置,毕竟是自己选择学校报考,当然要好好考虑自己比较喜欢哪些地方,根据个人喜好我最终确定了 13 个自己比较向往的省份; 第二, 必须是 211 , 由于自身本科院校是个地方二本实在拿不出手, 所以我当然不能再考个有这种感觉的学校( 觉得考研是个难得的自我提升的机会, 也是对高考缺憾的弥补吧),( 个人感觉像行政管理这样的文科性专业学校还是比较重要的) ,现在看来当初的这个选择还是对的, 经历过考研的同学都知道, 万一分数过了国家线而没有进入复试需要调剂的话, 很多学校都要求什么本科院校要是 985 的, 211 的,或者是第一志愿报考的是 985 或者 211 的院校;第三, 招的人不能少于 10 个,越是好点的学校推免的比例越大(尤其是全国 56 个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推免比例最大, 这点很多人不知道), 减去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 减去单考生, 再减去一些关系户( 有些关系硬的不仅可以提前弄到专业试题,甚至还可以在试卷上做记号,此类人有, 但很少), 所剩给我们这些绝大多数统考生的名额就不多了, 所以这点也必须注意; 最后还有些需要参考虑的因素, 比如 1 往年的报考录取比例, 这个很多人是找不到的;2 参考书的数目, 对于准备太晚的人,或者选校后后期又打算换学校的人这点不可以不考虑; 3 考试的题型, 有些学校出题基本全是按书上的回答就可以了, 有些则不是,灵活度很大。根据以上标准我最终选择了一下几个学校: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 徐州招 14人); 中国地质大学(2 本书武汉 40 多人); 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 3本 10人);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4 本参考书 30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4 本参考书 30人);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5 本参考书 16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5本 30 人左右) ;郑州大学( 60 人左右)。有了这 9 个学校再选择就容易多了, 下面要做的工作就是联系些这学校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