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正月初三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探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搅到老鼠嫁女儿。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过一整年”的味道,假如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觉吧!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闻这是因为女娲创建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正月初四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返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起先,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整理走人。
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因此也不宜远出,打算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正月初五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宝五路通。
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 “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
正月初六
大年初六,马到胜利。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送穷文》。唐代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正月初七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排身心,养精蓄锐。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闻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起先有人日节俗,魏晋后起先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起先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道教认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汉代东方朔的《占书》也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
正月初八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