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文档名称:

第11-16章生态环境保护.ppt

格式:ppt   大小:801KB   页数:8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11-16章生态环境保护.ppt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2016/8/16 文件大小:8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11-16章生态环境保护.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 11章生态环境保护?原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分布?原生生态系统是与自然环境长期适应而形成,没有太多人类干扰,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原生生态系统内,按照自然界的规律进行物质的循环和能量信息的传递,人类的影响范围和控制作用非常小。?原生生态系统主要由天然林组成的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未开发的原生湿地生态系统、少有人迹的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以及深海海洋生态系统。第一节原生生态系统的保存?原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分布?原生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赤道和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青藏高原和极地海洋,在北半球的温带森林区有少量存在。?我国的原生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地区和西藏部分地区。高海拔的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第一节原生生态系统的保存?原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方法与实践?为了保护原生生态系统以及与此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仅有的未受损原生生态系统和相关生物。?原生生态系统作为自然保护区内的核心区域,主要以保存的方式来保护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核心区内集中了保护区特殊的、稀有的野生物种,或特有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核心区内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稳定,演替过程自然进行。第一节原生生态系统的保存?中国目前有各类自然保护区 900 多个, 其功能区域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核心区是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是各种原生性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是稀有濒危野生动植物最后的庇护所。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核心区严禁任何采伐、狩猎和游览活动,以保持其生物的多样性尽量不受人为干扰。第一节原生生态系统的保存第一节原生生态系统的保存第二节次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次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分布?次生生态系统是在破坏的原生生态系统基础上,经过次生演替与新的环境条件协调平衡形成的生态系统。从人类和自然的共同进化史看,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生态系统都是次生生态系统。?在不同次生生态系统中, 次生林生态系统因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在保护理论和技术方面受到重点关注。次生林是指原始林经过采伐、开垦、火灾及其他自然灾害破坏后,经过天然更新、自然恢复形成的次生群落。第二节次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次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方法和实践?为了维持次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对人类发展的服务功能, 在次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方法上,需要兼顾资源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的矛盾。?次生生态系统的保护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对次生生态系统的不同生态功能进行研究: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生态系统的功能区,对不同的功能区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有效管理和保护次生生态系统。?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利用资金和有限自然资源寻求替代生计,最大限度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对次生生态系统的直接压力,保护其对环境的支持功能。?次生生态系统具有固有的自然资源价值、固有的生态环境价值和基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人类劳动投入所形成的价值,因此在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中,应按照经济学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生态系统受益者,对其使用生态系统资源的行为进行补偿,是生态系统保护者得到相应的回报。第二节次生生态系统的保护?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退化生态系统是一类不健康的生态系统,它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生态系统出现偏途演替,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来的平衡状态或演替方向相悖的位移。?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为生态系统的基本机构和固有功能的破坏或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稳定性和抗逆能力减弱,系统生产力下降。第三节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