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清官以诗自律.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清官以诗自律.doc

上传人:宝钗文档 2022/1/20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清官以诗自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清官以诗自律
中国古代清官以诗自律
2013-03-08 06:45 星期五
  
中国古代清官以诗自律
自古以来,做官的就有贪有廉,廉洁的称清官或廉吏,被当时和后代人所敬仰;贪黩的称贪官或赃官,中国古代清官以诗自律
中国古代清官以诗自律
2013-03-08 06:45 星期五
  
中国古代清官以诗自律
自古以来,做官的就有贪有廉,廉洁的称清官或廉吏,被当时和后代人所敬仰;贪黩的称贪官或赃官,如果他的名字能留传下来,则落万世骂名。
有人说,在***受贿的环境中,个人很难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古代办***案常常牵连一大片,就是这个原因。其实不然,关键还是在自己,就看自己有没有“拒腐蚀,永不沾”的意志和决心。东晋吴隐之,字处默,鄄城(今属山东)人。做广州刺史时,离广州二十余里,有泉名“贪泉”,人人都说饮此泉水者必贪。吴隐之亲自到此泉取水喝下,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认为像伯夷、叔齐那样的贤者,即使饮了贪泉,也不会丧失本性。他饮贪泉也未变贪,后来做了尚书,迁太仆,依然粗茶淡饭,以竹蓬为屏风,一次嫁女,卖一条狗置办嫁粧,然而却生活得坦然而快乐。
古代的清官中有注重名节,立志清廉者;也有心怀畏惧,不敢贪黩者。凡***受贿,做得再隐秘,也有“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怕你揭发,让上级或朝廷知道了,就要受到处罚;就是你不揭发,还有天地知道,古人把天地作为神灵,即使不受“人罚”,也会受到“神谴”,担心身败名裂,殃及子孙,所以能够严于自律。
宋代张之才在阳城县(今属山西)做知县,清谨爱民,任期满的时候,去商汤庙辞行,作诗一首:“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神道有灵应信我,去时犹似到时贫。”要神灵相信,他是清白的,做四年知县,仍然清贫如昔。古代的一些清官,只拿朝廷俸禄,其他一无所取。
明代刘应麟,字芝阳,江西鄱阳(今波阳)人。官江苏巡抚,致仕返乡。他为官清廉,体恤百姓,临行,在巡抚衙门墙壁上写诗—首:“来时行李旧时装,午夜青天一柱香。描得海图留幕府,不将山水带还乡。”墙壁题诗以示清白的也可能是欺世盗名,但他是让百姓监督,来时的行囊中未添一件新物,连自己画的山水画,也留在幕府不带走,足以证明其清廉。
吴讷,字敏德,号思庵,江苏常熟人。洪熙初拜监察御史,累官南京左副御史,刚介有为,治事廉正,卒谥文恪。一次奉命巡按贵州,他秉公执法,尽职尽责,惩恶扬善,政绩卓著。返京时,地方官见他自奉俭约,生活清贫,合计送些金银作为资助。但又不敢当面送,于是派人驾舟跟随吴讷所乘之船,直至夔州,才将金银送上。吴讷见此,很不高兴,连封也未拆,在封上写诗一首,让来人原封带回。诗曰:“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若有赃私与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向神灵发誓,如带赃物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