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学佛究竟有无功用.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佛究竟有无功用.doc

上传人:金钏 2022/1/20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佛究竟有无功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佛究竟有无功用
有人说:人在得意的时候是儒家,在失意的时候是道家,在绝望的时候是佛家。这样说,很有几分道理,但也未必尽然。有些国家,从小孩子开始就学****佛教,此时学佛者根本谈不上是得意、失意或是绝望。
有人说:学佛的时候,感学佛究竟有无功用
有人说:人在得意的时候是儒家,在失意的时候是道家,在绝望的时候是佛家。这样说,很有几分道理,但也未必尽然。有些国家,从小孩子开始就学****佛教,此时学佛者根本谈不上是得意、失意或是绝望。
有人说:学佛的时候,感觉心里是舒服多了;可一旦走出佛堂,烦心事仍未改变,世俗的压力有增无减,学佛有用吗?也有人根本不会相信轮回,认为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而已,期望来世,即是迷信。还有人会举例,波斯匿王、频婆娑罗王,是释迦牟尼的两大护法,却下场悲惨;梁武帝、李煜,都是信佛的国君,都国破家灭,未得善终;唐伯虎、谭嗣同,于佛法深有研究,仍是悲剧收场。如此一来,信佛、学佛,有用吗?
我们且抛开轮回与因果,单从社会现实与历史中探寻学佛究竟有无功用。从现实来看,释迦牟尼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例如有一妇人丧子,去求佛陀也没有用;佛陀自己也不会长生不老和不生病,他尽管身强力壮,长相庄严,依然会老死和遭受病痛折磨;而且佛陀不能挽救自己祖国的灭亡和释迦种族的被灭绝,虽然他曾多次试图让琉璃王罢兵。但是,阿闍世王在害死父亲频婆娑罗王后,自己一样皈依了佛陀,终于消灭了罪过,并且成为佛陀忠实的护法;琉璃王害死父亲波斯匿王后,不肯皈依佛陀,结果在宫中无端被火活活烧死;老妇人没有从佛陀那里获得使儿子再生的能力,却最终让自己明白了无常和空的道理,得到开悟;唐伯虎、谭嗣同,在别人看来是一场悲剧,但对于明白空性的人,四大本无我,五蕴原是空;将头临白刃,犹如斩春风。生死、困厄又何足惧哉?梁武帝、李煜,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如果他们是真正深悟佛理,又岂会在乎身外之物呢?
很多人,在学佛之后,发现生活仍然压力重重,似乎毫无改变,觉得学佛是无用的。学佛,能让我们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吗?且举一个例子:视力良好的人,需要戴眼镜吗?当然不用。但如果眼睛近视了,不戴眼镜看不清楚东西,那么需要戴眼镜吗?当然要。但戴了眼镜,就能使视力恢复良好吗?不一定会。如果视力下降不厉害,戴眼镜会有预防加深的作用,再经适当治疗,是有机会恢复正常视力的。但近视厉害的人,戴眼镜只能防止近视加深。我们不能因为佛法不能让我们的生活立刻改观,就认为学佛无用。就像戴眼镜一样,起码我们在戴着它的时候,视力变得跟正常一样,虽然摘掉后还是看不清楚。哪怕我们只是在学佛的时候得到短暂的安宁、清静,出来一样烦恼重重,也是有价值的。
人在精神上的宁静,是外在的物质生活无法代替的,哪怕是贵为帝王,也无法去除其内心的烦恼。佛家,是不会给我们外在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它只给我们内心的祥和、安宁。历史上,学佛而得内心安宁的人多不胜数,包括帝王、将相、才子、名人等等。儒家说:仁义礼智,本在自心,非由外烁,我固有之也。所以,只要向内求,就必有所得(得到仁义礼智)。而功名富贵,则是外在的东西,本非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