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实验三种内竞争生态学实验.ppt

格式:ppt   大小:1,22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三种内竞争生态学实验.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21 文件大小:1.2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三种内竞争生态学实验.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三种内竞争生态学实验
第1页,本讲稿共14页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玉米种内竞争的规律
第2页,本讲稿共14页
二、实验原理
影响种群相互关系的因素:
1、种群的密度和个体生长发育状况;实验三种内竞争生态学实验
第1页,本讲稿共14页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玉米种内竞争的规律
第2页,本讲稿共14页
二、实验原理
影响种群相互关系的因素:
1、种群的密度和个体生长发育状况;
2、种群内部和种群之间个体和个体的直接影响;
3、群落内部的环境变化,如地上部分小气候环境和地下部分土壤环境的变化;
第3页,本讲稿共14页
竞争
是指在同种(种内竞争)或异种(种间竞争)的两个或更多个体间,由于它们的需求或多或少地超过了当时空间或共同资源供应状况,从而发生对于环境资源和空间的争夺,而产生的一种生存竞争现象。
第4页,本讲稿共14页
种内竞争
同种个体间发生的竞争称----种内竞争
从个体看,种内竞争可能是有害的,但对整个种群而言,因淘汰了较弱的个体,保存了较强的个体,种内竞争可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与繁荣。
第5页,本讲稿共14页
1 密度效应
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
第6页,本讲稿共14页
植物生长的可塑性大,这种可塑性一方面表现在个体的生长对外部非生物环境的响应,另一方面表现在种群内个体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如在植物稀疏、环境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枝叶茂密,构件数很多;相反在植株密生和环境不良的情况下,可能只有少数枝叶,构件数很少。
第7页,本讲稿共14页
表示密度效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
(1)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2)-3/2自疏法则
第8页,本讲稿共14页
(1)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都 是一样的,即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可用下式表示
单位面积产量
植物个体平均重量
密度
常数
第9页,本讲稿共14页
原因:在高密度情况下,植株之间对光、水、营养物等资源的竞争十分激烈;在有限的资源中,植株的生长率较低,个体变小。
第10页,本讲稿共14页
(2)-3/2自疏法则
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这一过程称为自疏。
日本学者Yoda等(1963)把自疏过程中存活个体的平均株干重(W)与种群密度(d)之间的关系用下式来表示:
a为一个恒值等于3/2,因此W=Cd-3/2被称为-3/2自疏法则。
第11页,本讲稿共14页
三 仪器设备及材料
玉米种;花盆;土壤;量尺;天平;烘箱等。
第12页,本讲稿共14页
四 操作步骤
1、实验设计
2、催芽
3、播种
4、测量
5、称重
第13页,本讲稿共14页
五 结果与分析
第14页,本讲稿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