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小儿推拿手法.ppt

格式:ppt   大小:1,382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推拿手法.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1/21 文件大小:1.3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推拿手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儿推拿手法
第1页,本讲稿共36页
小儿推拿手法
第2页,本讲稿共36页
功法,是中国传统强身、防病、治病的一种锻炼方法。其特点是形体动作与呼吸调节、意念活动相互结合。功法是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功法在推拿学的应用举,至身体右侧,于额右前 方约一拳远。
4、指端向右略偏,头同时略向右侧抬起,双目注视掌心,紧吸慢呼,使气下沉,两腿前虚后实,虚中带实,实中带虚。
5、结束时,紧吸慢呼,同时还原至预备姿势。左右交换,要求相同。
第18页,本讲稿共36页
第19页,本讲稿共36页
三、掉尾摇头势
基本动作
1、两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过顶,双目视掌,随掌上举而渐移,身立正直。
2、十指交叉相握,旋腕反掌上托,掌心朝天,两肘欲直,目向前平视。
3、仰身,腰向后弯,上肢随之而往,目上视。
4、俯身向前,推掌至地,昂首瞪目,膝直,足跟勿离地。
5、结束时,随呼吸徐徐恢复预备姿势。
第20页,本讲稿共36页
第21页,本讲稿共36页
四、坐裆势
1、同“站裆势(1)”。
2、左腿向左前方跨一步,两脚交叉。
3、盘膝而坐,脚外侧着地,臀部坐于足跟。
4、两手叉腰,双肩须向内夹紧。
5、两手后撑,肘直腕屈,两手掌心朝下。
第22页,本讲稿共36页
第23页,本讲稿共36页
五、前推八匹马势
基本动作
1、站好站裆或指定裆势,两于腼肘,直掌于两胁,待势。
2、两掌心相对,拇指伸直,四指并拢,蓄劲于肩臂指端,使两臂徐徐运力前推,以肩与掌成直线为度。
3、手臂运劲,拇指上翘,指端力求与手臂成直线,慢慢屈肘,收回于两胁。
4、由直掌化俯掌,两臂后伸,下按,回于站裆势。
第24页,本讲稿共36页
第25页,本讲稿共36页
六、倒拉九头牛势
基本动作
1、站好中裆或指定裆势,两手屈肘,直掌于两胁,待势。
2、两掌沿两胁前推,边推边将拇指缓缓向下,渐渐旋内,待推完时,虎口正好朝下,指端朝前。四指并拢,拇指用力外分。
3、五指向内屈收,由掌化拳如握物状,劲注拳心,旋臂拳眼朝上,紧紧内收。徐徐行至两胁。
4、将收回拳,变直掌下按,两臂后伸,回于站裆势或指定裆势。
第26页,本讲稿共36页
第27页,本讲稿共36页
七、力劈华山势
基本动作
1、站好马裆或指定裆势,两手屈肘,在上胸部成立掌交叉,待势。
2、两立掌缓缓向左右分推,两肩松开,肘部微屈,四指并拢,拇指后翘,掌心向前,力求成水平线。
3、两臂同时用力,上下劈动,待劈最后一次成仰掌收回护腰。
4、由腰部之仰掌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回于指定裆势。
第28页,本讲稿共36页
第29页,本讲稿共36页
八、三起三落
基本动作
1、站好低裆或指定裆势,慢慢下蹲,两手立掌于腰部,待势。
2、两掌前推,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运劲后伸。往返3次,应保持原势要求。
3、在两掌第四次推出时,身体慢慢起来,边推边起,待起立时正好推足,两拇指蓄力,缓缓收回,身体随着收势,边收边徐徐下蹲,待蹲下后正好收回腰部,往返3次。
4、将腰部之仰掌变俯掌下按,两臂后伸,回于低裆或指定裆势。
第30页,本讲稿共36页
第31页,本讲稿共36页
九、推把上桥势
基本动作
1、甲乙双方同时左足向前一步成左弓右箭步,各自两手屈肘成直掌,待势。
2、甲方取主动,两臂运劲前推,四指并拢,拇指上翘,掌心相对,乙方两手亦主动去按甲方两手,以两拇指在甲方虎口向内扣,示指按于腕之桡侧,余指由尺侧下内屈,虎口相咬,蓄劲待发。
3、甲方(可“嗨”一声)两臂运劲,用力前推,乙方亦蓄劲用力前推,各不相让,争推时间应量力而行,甲乙双方的上身略前俯,下部姿势均须踏实。
第32页,本讲稿共36页
4、由乙方逐渐蓄劲,让势,甲占优势,两臂运劲前推。
5、推足时甲方即主动(可“嗨”一声)由前推变为用力后拉,乙方即用拇指、示指和其他三指用力紧握,由前推变为后拉,不让甲方收回,争拉时间酌情而定。
6、再由乙方逐渐蓄劲让势,使甲方占优势收回;乙方同时随势向前。
7、待甲方两手屈肘收回,乙方即主动(可“酶”一声)五指用力内扣回收,甲方即用力向后争拉,争拉时间酌情而定。
8、甲方逐渐蓄劲让势,由乙方占优势后拉。
第33页,本讲稿共36页
第34页,本讲稿共36页
十、双虎夺食势
基本动作
1、甲乙双方左足同时向前半蹲,右腿后伸成左弓右箭步。左脚交叉,脚凹相对,相距约10cm。
2、甲方右手(掌心向下)四指相握,乙方右手(掌心相上)四指内扣,双方拇指均向内屈收,各自左手叉腰,虎口朝上。
3、甲方取主动向内拉(即向后拉,可“嗨”一声)力,在前腿勿跪,后腿劲欲蹬足。乙方以全力相争(向后拉),互相争拉不可松,下部姿势勿移,重心踏平,用力均匀,争夺时间量力而行。
第35页,本讲稿共36页
4、乙方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