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5
文档名称:

抗心律失常药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984KB   页数:7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抗心律失常药课件.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1/21 文件大小:3.8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抗心律失常药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抗心律失常药课件
心律失常:是心动节律和频率的异常,是一类严重的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对循环的影响:
1. 心率变化:心动过速—舒张期短—冠脉供血↓;
心动过缓—心搏量↓—外周
绝对不应期
有效不应期
相对不应期
超常期
*
2021/1/12
心脏传导系统
*
2021/1/12
反映在左右两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代表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反映心室复极(心室肌细胞3期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房室传导时间
代表心室开始兴奋去极到完全复极到静息状态的时间
代表心室各部分心肌细胞均处于动作电位的平台期
心电图
*
2021/1/12
概述
心律失常是由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所引起
*
2021/1/12
窦性心律失常:停搏、过缓、过速、不齐
冲动传导异常
被动性
主动性
:逸搏与逸搏心律
早搏
非阵发性与阵发性心动过速
扑动与颤动
生理性传导障碍:干扰与脱节
病理性传导障碍
窦房阻滞
房内阻滞
房室阻滞
室内阻滞
意外传导
捷径传导
异位心律
冲动起源异常




*
2021/1/12
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机制
冲动形成异常
自律性异常
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
折返
*
2021/1/12
触发活动(triggered activity):指冲动的形成是由于紧接着一个动作电位后的第二次阈值除极化即后除极所造成。
后除极(after depolarization):是在动作电位0相除极后,发生于复极过程中或复极后的一种除极,其振幅小,频率较快,膜电位往往呈振荡性波动,一旦达到阈电位,易引起异常冲动,即触发活动
早后除极:发生在2、3相复极中
滞后除极:发生在4相复极中
触发活动和后除极
*
2021/1/12
早后除极 (ealy afterdepolarization ) 特点:
.是在心肌尚未完全复极时出现的除极,多出现于2相或3相;
.主要由Ca2+内流增多所引起;
.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较高(绝对值较小), 除极频率快,振幅小。
C
早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A
B
*
2021/1/12
A
B
1000ms
60/min
750ms
80/min
迟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迟后除极 (delayed afterdepolarization) 特点:
.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后的4相中(舒张早期);
.是细胞内Ca2+过多诱发短暂Na+内流所引起;
.最大舒张电位水平较低(负值大), 除极振幅较大。
*
2021/1/12
冲动传导异常
单向传导阻滞:由于心肌某一部分不应期异常延长,使与邻近细胞不应期不一致,或由病变引起的传导递减所致。
折返激动(reentrant excitation): 指一次冲动下传后,又可顺着另一环形通路折回再次兴奋原已兴奋过的心肌
*
2021/1/12
A
2
1
正常冲动传导
B
单向阻滞区
2
1
单向阻滞和折返
浦氏纤维末梢正常冲动传导、单向阻滞和折返形成
*
2021/1/12
单向传导阻滞发生原理
存在着递减性传导区
心电活动的不均衡性
*
2021/1/12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学作用机制:
(针对起源异常:)
1 降低自律性:
促进3相K+外流---增加最大舒张电位--使其远离阈电位---自律性↓
抑制快反应细胞4相Na+内流---降低4相去极斜率--- 自律性↓
抑制慢反应细胞4相Ca2+内流---降低4相去极斜率---- 自律性↓
2 减少后除极与触发活动:
早后除极:Ca2+内流↑所致—钙拮抗药
迟后除极:细胞内Ca2+过多 和短暂Na+内流—
----钙拮抗药 + Na+通道阻滞药
*
2021/1/12
(针对传导异常):
3 改变传导速度:
增强膜反应性—改善传导—取消单向传导阻滞---- 折返激动;
苯妥英钠: 促K+ 外流---最大舒张电位↑--与阈电位距离↑--传导↑;
减弱膜反应性---减慢传导---使单向传导阻滞变为双向传导阻滞--- 折返激动 ;
奎尼丁:抑制Na+内流---Vmax↓-----传导↓
4 延长或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 (使ERP/APD比值↑)
ERP↑﹥APD↑ --(绝对延长)
奎尼丁:抑制Na+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