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荒漠肉苁蓉的人工栽培技术 - 种植技术 - 资讯频道 - 中药材天地网
荒漠肉苁蓉的人工栽培技术
出处:网络转载 2010-11-05 11:27 作者: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任章宪 浏览255次
【导读】荒漠肉苁蓉的人工栽培技术 - 种植技术 - 资讯频道 - 中药材天地网
荒漠肉苁蓉的人工栽培技术
出处:网络转载 2010-11-05 11:27 作者: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任章宪 浏览255次
【导读】 肉苁蓉属列当科濒危种,别名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不占用耕地,还可以恢复荒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和沙区农牧民的生活条件,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 一、生长现状. 肉苁蓉属列当科濒危种,别名大芸、寸芸、苁蓉、查干告亚(蒙语)。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红柳根部的寄生植物,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不占用耕地,还可以恢复荒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和沙区农牧民的生活条件,是一项较有前景的产业。
一、生长现状
因野生肉苁蓉被大量采挖,其数量已急剧减少。据调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仅有7株肉苁蓉。梭梭是骆驼的优良饲料和当地群众的燃料,因过度放牧和大量砍挖,使肉苁蓉处于濒危的境地。
二、形态特征
肉苁蓉为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茎肉质,圆柱形或稍扁,高40~160厘米,具鳞片状叶。4~5月出土,5~6月开花,花黄色,花序穗状,管状钟形;种子6~7月成熟。果褐色,蒴果,椭圆形,种子多数微小;种皮上有一层果胶质,可保持种仁水分,适于在干旱环境生长。
三、生长习性
肉苁蓉为寄生植物,寄生点通常有几个不明显的芽,无自养独立根系,靠吸盘索取寄主的营养维持生长,在地下发育分化。前期生长迟缓,第3年后长势加快,其中一个芽形成较大的肉质茎。采挖时如不破坏寄生点及其根部,翌年将生长出新的成年植株。肉苁蓉种子发育条件是:一要有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二是寄主梭梭新生毛细根尖正巧延伸到肉苁蓉中脐部,释放某种化学激活素,刺激种胚分裂,发生寄生关系,很快发育成肉苁蓉。肉苁蓉喜干旱少雨气候,抗逆性强,耐干旱。
四、栽培技术
选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排水良好、有较好土壤灌溉条件的砂土或半流沙荒漠地带,以土壤呈中性或偏碱性为好,结合整地施肥。
培育寄主的场所选择天然梭梭林较为集中的荒漠地带,抚壮寄主,浇水施肥,进行围栏,及时做好挖苗床工作,苗床向东或南方向,一般长1~2米,宽1米左右,深50~80厘米。人工栽植梭梭用1年生梭梭健壮苗(苗高2厘米,主根长30厘米以上,根幅在30厘米以上)。我们的试验区沿着天山北坡一带,造林时间定为4月中旬冰雪融化后进行;×2米栽植,根据土壤墒情浇水,栽植成活2~3年后接种肉苁蓉,造林地不可长期过湿。
种子繁殖。在距离梭梭植株20厘米处,挖深50~80厘米、宽1米的沟。将沟底土壤细耙整平后,人工撒沙2厘米厚,把种子点播于床上,施入腐熟牛羊粪(粪土比例1∶3),覆土30~50厘米,最上面留浇水沟或苗床坑,以便浇水,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诱导寄主根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