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论台阁体书家“二沈”.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台阁体书家“二沈”.doc

上传人:紫鹃 2022/1/2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台阁体书家“二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台阁体书家“二沈”
论台阁体书家“二沈”
明代前期的书坛,除宋克一脉的文人书风外,突出表现为宫廷书风———台阁体的盛行。台阁体书法,洪武年间为初创期,此时宫廷书家活跃,他们的书法是对元人的继承和规范,表现出端谨婉丽。” [5]明人李绍文记载了明成祖对沈度书法的倾心:“太宗(成祖)征善书者试而官之,最喜云间二沈学士,尤重度书,每称曰:‘我朝王羲之 。’[6]成祖之后,沈度仍受历代帝王宠爱,如仁宗“万机之暇,留意翰墨,尝临《兰亭序帖》赐沈度,意法神韵,唐之太宗不能过也。”宣宗“书出沈华亭兄弟,而能于圆熟之外,以遒劲发之。”孝宗“皇帝酷爱沈度笔迹,日临百字以自课,又令左右内侍书之。”沈度书法在明代前期受到广泛推重,正与皇室雅兴中推波助澜密切相关。 沈度弟沈粲(1379-1453),字民望,号简庵。成祖时,“沈度尝言于上,云:‘臣有弟粲,其书胜臣。’遂亦被征用 。”[7]因此他属于兄在朝而被推荐仕荫的中书舍人。入宫后,自翰林待诏迁中书舍人,又擢为侍读,官至大理寺少卿,书与兄沈度齐名。明陆深尝云:“国初书学,吾松尝甲天下,大抵皆源流于宋仲温、陈文东。至二沈先生,特以豪翰际遇文皇,入宫禁近,屡迁为翰林学士,故吾乡有‘大学士’、‘小学士’之称。民则不作行草,民望时****楷法,不欲兄弟间争能也 。”[8] 沈度以楷书名世,而沈粲则另行其道,在草书上获得发展。虽同为中书舍人,同为台阁书风,但书体却一正一草,相得益彰。 沈度的书法,杨士奇曾用“婉丽飘逸,雍容矩度”来形容,看他的书法作品确实如此,行笔稳健自如,点画流畅谨严,发展了元代以来的风格,特别是小楷作品更是如此。但由于沈度在成祖时被赏识,封为翰林典籍,成为御用文人,多取悦于皇家口味,后来人们把他和其弟沈粲这种风格的书法视为台阁体的代表。提起明初的台阁体,历来多否定之,没有客观的对它的历史背景作出认识。其实,明初的台阁书风基本上承袭了赵子昂书风,只不过由于明初多种因素影响,书坛缺少生气。但台阁体作为艺术的反映,其方圆相济、刚柔兼备、工整矩度、婉丽华美的表现形式,仍然有着重要的价值。沈度的小楷在结体和用笔上明显受赵孟頫和宋克小楷书风沾溉,或把字形拉长,成纵势,或取扁方,有横撑之态,点画精严、停匀、干净、圆熟,,开“台阁体”之风。他名世的小楷如《敬斋箴册》共十九行,写得一丝不苟,雍容端方,可以看到沈度高度纯熟的书写技巧;《不自弃说轴》工整流丽,端庄而不呆板,沉着中而有灵动,与《敬斋箴册》相比,少古质而多妍丽;《圣主得贤臣颂》被刻在文徵明《停云馆法帖》中,同时收入的还有他的《端肃奉书》。《端肃奉书》在风格上和《敬斋箴册》相类,但《圣主得贤臣颂》颇显个性,字形扁方,气格高于其他各帖,古雅而有清逸之气,得《乐毅论》之神;在结体和风格上,有宋克《七姬权厝志》遗意,可视为受宋克影响的代表作品。与这两种风格相类的还有如他的《张桓墓谒铭稿》,品味这些作品,谁能说沈度的书法都是缺少生气的台阁体呢? 沈度的草书较为少见,从他和其弟沈粲合作的《朱熹感寓诗八首并序》手卷中可以看出他亦善草书,用笔结字与宋克同辙,与其弟沈粲手法亦一致。字的力度和熟练的程度甚至强于其弟。很可能他的这一专长,以后让与沈粲,正所谓“不欲兄弟间争能也”。因而,今天我们熟知的是沈度善小楷,沈粲善草书。 沈度亦善篆、隶、行、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