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离骚.ppt

格式:ppt   大小:655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离骚.ppt

上传人:3044324210 2016/8/19 文件大小:6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离骚.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屈原( 约前 340 -约前 278 )名平,字原,(一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 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诗人, 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 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1953 年,他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 位为左徒、三闾大夫。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他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九年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楚辞又称“楚词”,是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现在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1、司马迁解释为“离忧”,认为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发愤抒情)。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遭遇忧患苦难而作辞)。 2、王逸则说: “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离骚”释义: 文本探究 1、离骚者,犹离忧也……那么,屈原遭受了什么样的忧愁? 2、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忧愁?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内美君主不察小人投机世事多变謇朝谇而夕替社会原因自身面对不公平的待遇,作者有什么样的态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坚持真理——洁身自好——保持清白——忍辱负重读第 2节,开头用了“悔”字,作者“悔”的是什么?具体是如何做的? 相道之不察。“道”——政治仕途上的道路。“悔”的是: 误入官场,但在理想追求上并未后悔,依然想保持高尚的节操。回朕车以复路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佩缤纷之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外部形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理想追求, 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 “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忧国忧民( “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忧国忧民,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嫉恶如仇,不同(忧国忧民,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坚持真理,宁死不屈) 流合污,坚持真理,宁死不屈) 表现屈原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诗句: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民生各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