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中国美德读本.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美德读本.doc

上传人:dfjmvg964 2016/8/19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美德读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美德读本出版单位中华书局有限公司书名中国美德读本责编姓名宋志军余瑾责编证号宋志军 201100168301 余瑾 201200182238 编辑美德书,见编辑美德邀请著名作家苏叔阳先生主编《中华美德读本》,参与写作的作者多达 18位, 可想而知, 主编者事务必定不少。可是, 苏先生毕竟年事渐高, 身体欠佳,难以支持完成全书的组织、编写、讨论、定稿的所有工作,如此情势下,责任编辑并不任其延宕进度,更不计较个人辛劳,挺身而上, 工作主动向前端延伸。在书稿的创作阶段, 责任编辑就介入了全书的思路确定和作者的组织工作。在主编最初提出“天、地、人”思路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天、地、人、和”的建议, 使得全书结构更为完整, 更为出彩。至于对书稿加工润色,订正史实,优化结构,安排插图,事无巨细, 均有条不紊做到。凡此种种,体现了一名有责任心的编辑的职业美德。获奖感言: 通过图书出版为文化发展、文明传承、道德建设服务, 是出版界的光荣职责。编辑在出版工作中占据着主体地位,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 审读报告则直接体现了责任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书稿甄别能力和审读加工能力。中华书局是出版传统文化的重镇, 近年来在传统文化的大众普及领域也取得了广泛影响。在《中国美德读本》的编辑工作中, 我们秉持先期策划定位并在书稿创作阶段及时介入、在编辑过程中的细致加工的原则,不但把控了图书的走向、准确实现了选题设计, 而且从内容到形式均极大提升了图书的品质, 彰显了编辑工作的价值。经过市场检验, 这确实是一本既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图书产品。感谢“ 2015 年度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比活动”对我们编辑工作、编辑思路的肯定与嘉许。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有机会回顾自己的工作, 在总结中深化认识, 而且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平台, 让我们能够在与全国同行的交流中提高、完善。――宋志军余瑾初审意见《中国美德读本》一书由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苏叔阳先生担任主编, 共收录了 18 位当代作家的近百篇散文,用这些温暖感人、质朴有力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道德的魅力、人格的光辉,并配以手绘插图、歌曲、诗词, 全方位地打造出一本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风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文读本,被列入 2012 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因苏叔阳先生身体欠佳等原因,为了控制书稿的质量和图书的定位、走向, 责编在书稿的创作阶段就介入了工作。一方面, 我们协助苏叔阳先生联系作者, 召集编写工作会议, 协调、统一各方的写作思路, 并初步筛选出合适的稿件,供主编进一步遴选; 另一方面,我们与苏先生多次充分沟通, 交换意见, 帮助其构思、打磨、优化全书的框架结构。尤其是第二点, 如何把一篇篇零散的故事整合成一本浑然天成的图书, 一直是摆在主编和编辑面前的一道共同的难题。起先,苏先生提出的“天、地、人”的初步构想稍显粗糙、凌乱,我们帮助主编调整、细化思路,五易其稿,最终确定了用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天-地-人-和”的逻辑理路来统领全书, 较为全面、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道德力量, 基本实现了选题设计。在主编交稿后, 责编对全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编辑加工, 现将主要工作概述如下: “中国美德”为核心, 以可读性为目标, 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编排, 使全书的编纂逻辑更加流畅、合理、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