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总结.docx

格式:docx   大小:1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总结.docx

上传人:毒药 Posion 2022/1/22 文件大小: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总结.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总结
化学第一单元总结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柴燃烧。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总结
化学第一单元总结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柴燃烧。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体的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三、化学的定义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四、药品的取用
1、基本原则:“不触,不尝,不直接闻”。2、固体药品取用:
①块状固体:一横,二放,三直立②粉末:一斜,二送底,三直立3、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倾倒法(量大):“一倒,二向,三紧挨”
②滴加法(量小):注意:胶头滴管用完后应立即清洗;应直立放置,以免药品倒流腐蚀胶帽。③量取(一定量)
Ⅰ、选择可一次量完且量程最靠近的量筒。
Ⅱ、读数方法: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平齐。Ⅲ、方法:先倾倒后用胶头滴管滴加。
五、物质的加热
1、热源:酒精灯2、加热仪器;
可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需间接加热:烧杯、烧瓶3、给液体加热
①试管外壁不可有水
②加热前先预热,再用外焰对准药品集中加热。③试管口对准无人方向,与桌面倾斜成45°角。④试管内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⑤加热完毕后不可以用冷水立刻冷却。4、给固体加热: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②铁夹夹在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六、仪器的洗涤
1、水洗法2、刷洗3、药剂洗涤4、清洁干净的标准:仪器内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珠。七、仪器的连接
注意:“润,转”
气密性的检查:1、连接仪器2、导管插入水中3手握试管外壁→
若有气泡产生则表示气密性良好不漏气。
扩展阅读:初三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课题1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形状、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但出现上述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必须根据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来判断。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看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5、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
6、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
7、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性、非金属性、稳定性、热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9、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用手在盛气体的容器口部轻轻扇动,使少量的气体飘入自已的鼻孔。
课题2
1、探究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⑴关注实验前各物质物理性质、体积、质量;⑵关注在什么条件下,物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