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金属热处理综合实验报告材料.doc

格式:doc   大小:2,44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属热处理综合实验报告材料.doc

上传人:cxmckate6 2022/1/22 文件大小:2.3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属热处理综合实验报告材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word
目录
前言- -3
实验一铸造实验-- -4
实验二 钢的热处理综合实验-- -5
实验三 钢的力学性能实验10
实验四 金相实验------------------------为隐晶马氏体与粒状二次渗碳体,组织中的粒状二次渗碳体可以明显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过高的淬火加热温度(高于ACCM),会使淬火后得到粗大马氏体和较多的剩余奥氏体组织.使材料的耐磨性下降,脆性增加,这是因为共析钢含碳量高,加热到ACCM 以上时,碳化物全部溶解,使奥氏体晶粒易于长大,淬火后的马氏体粗大。同时,奥氏体内的含碳量越高,如此淬火后的马试体量越少,剩余奥氏体量越多。
word
word
word
⑵回火温度
将淬火后的钢重新加热到AC1 一下某个温度,在该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或油中冷却,这一操作过程叫回火。回火的目的地是消除淬火时产生的能应力,降低钢的脆性,提高钢的韧性。按加热温度不同,回火可分为三类。见图3-4。
图1-2 回火种类示意图 图1-3在共析钢C曲线上估计连续冷却 速度的影响
图中:
a-低温回火。主要用于高碳钢和高碳合金钢,回火后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内应力和脆性降低。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硬度约为 HRC58~64。一般用于切削工具量具滚动轴承与渗碳和***化。
b -中温回火。主要用于 ~ ﹪C 的碳钢和合金钢,回火后内应力根本消除,有一定的韧性和较高的弹性于屈服强度。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硬度约为 HRc35~。
c-高温回火。~ ﹪C 的碳钢和合金钢,回火后既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又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硬度约为 HRc20~35。一般用于轴、螺栓等重要零件。
⑶钢的退火和正火温度
对于不重要的工件,退火、正火可作为最终热处理。对于重要的工件,退火、正火是中间热处理,用来消除或改善铸、锻、焊过程中的造成的缺陷,为下一道工序作组织准备。
表 1-1 各种不同成分碳钢的临界温度〔局部〕
word
word
word
钢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1 或Ac3 ,以上保温后随炉冷却。
钢的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 或Accm 以上30—50℃保温后空冷。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大。正火得到的组织比退得到的组织细,强度、硬度也较高。
2 .保温时间确实定
为了使钢件内外各局部温度均匀一致,并完成组织转变,必须在加热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
图1-4 正火和各种退火的加热温度X围
对于碳钢件,放进预先已加热至选定加热温度的炉内加热。如果是火焰炉、电炉,所需保温时间大经为 1分钟/毫米〔直径或厚度〕,合金钢应相对延长一点。
回火时的加热、保温时间,应与回火温度结合起来考虑。低温回火时,为了稳定组织、消除内应力,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与尺寸稳定,回火时间要长一些,一般不少于 ~2小时。高温回火时可不宜过长,过长会使钢过分软化,对有的钢种甚至造成严重的回火脆性,一般为 1 小时左右。
3.冷却速度的选择
冷却是决定钢的最终组织与性能的重要工艺参数,同一种碳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冷却,会得到不同的转变产物。常采用的冷却介质有炉冷、空冷、风冷、油冷、水冷、等温盐浴冷却等。
word
word
word
钢热处理后的质量检查
工件热处理后的质量检查都是通过硬度检验来实现的,因为硬度既不损坏试样,又可通过查表或公式换算出强度或其它机械性能值
对于较软的钢(如退火、正火),可用洛氏硬度计测出HRB 值。HRB的测量X围:25~100。
对于较硬的钢(如淬火、调质),可用洛氏硬度计测出HRC值。HRC的测量X围:20~57。
无论HRC还是HRB都可通过查表,换算成HB值,以便进展硬度比拟。
钢经热处理后的根本组织概述
索氏体:是片状渗碳体与铁索体的层片相间的机械混告物,层片分布的较珠光体细密高倍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出来,是由奥氏体过冷直接得到的。
回火索氏体:淬火钢在高温回火后得到的组织.具体的金相特征为铁素体的基体上分布着细的颗粒状渗碳体。这些小粒状碳化物分布得很均匀,所以它的综合机械性能好、碳钢经热处理后可得到这种回火索氏体组织,其铁素体己成等轴状,已没有针状形态。
屈氏体;也是珠光体类型的组织,是渗碳体和铁素体层片相间的机械混合物,但它的层片比索氏体还细密。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出其中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