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生育现象与生育文化概述.pptx

格式:pptx   大小:2,413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育现象与生育文化概述.pptx

上传人:天道酬勤 2022/1/22 文件大小:2.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育现象与生育文化概述.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1/12/20 星期一
1
生育现象与生育文化
社会学10级黄奕航
学号:101080021
一、生育是什么?
2021/12/20 星期一
5
2021/12/20 星期一
6

社会学10级 周哲宇
学号:101080073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且中国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
人口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口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兴衰紧密相连。
性别比(或称性比例)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 性别比是指族群中男性对女性的比率。“第一性别比”指怀孕时的性别比;“第二性别比”指刚出生婴儿的性别比;“第三性别比”指所有成熟个体的性别比。性别比正常值为104-107,我国整体水平已与之有严重的偏离。
出生性别比,性别比的一种,某一时期内出生男婴与女婴的数量之比的反映。其数值为每100名女婴对应的男婴数,即前文提到的第二性别比。它决定着未来分年龄、分性别比以及总人口性别比。
2021/12/20 星期一
23
这本书是费老在英国留学时的博士论文,同时也是费老的成名之作,论文的指导老师是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后者将此书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

研究对象——太湖南岸的开弦弓村。费老对研究对象做了两个月的实地调查研究,描述了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以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从微观到宏观,来观察、分析,去探讨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转化的可行道路。开创了研究中国社会,尤其是乡土社会的一个先河
《江村经济》
2021/12/20 星期一
24
江村中的女性
应当明确,女儿的婚姻对女方父母是不利的。女孩一旦长成,能分担一部分劳动之后,却又被人从她的父母手中夺走,而父母为了把她抚育***,是花了不少钱的,所收下的聘礼并不属于父母,这些聘礼要作为嫁妆陪嫁;此外,还要加上一份至少和聘礼相等的嫁妆在内。新娘婚后将要在她丈夫家里生活和劳动,这对她父母来说,是一种损失。
2021/12/20 星期一
25
江村中的女性
在结婚之后的第一个春天,新的儿媳妇必须经历一个这样的考试:新娘的母亲送给她一张特殊挑选出来的好蚕种,她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来养好这批蚕,如果她养的很好,显示了她的技能,就能赢得婆婆的好感。这被认为是女孩一生中重要的时刻,据此可以确定她在丈夫家的地位。
江村中的女性
婚姻包办
(好媳妇:能生、能干)
男女比例失調,大量的溺婴的事件
小媳妇制度
江村经济中的女性
所有权、家产、村产
首饰、嫁妆
外出锁门是对婆婆的不礼貌
私人钱包受婆婆监视
江村经济中的女性
女性结婚,失去了使用自己娘家财物的一定权利
家屋已归女性兄弟所有
除丈夫外,对一切家中物品无所有权
不能生育,便会被遗弃
基本无继承权
服丧义务最重大
新法律,并未改变现状
我的亲身感悟
南方沿海的根深蒂固重男轻女
这些性别色彩的烙印,不仅是对女性命运的抉择,还是对时代的刻画,对社会文化的记录和折射。
生育控制概况
①城镇地区和京、津、沪、渝、苏、川等6 省、市的农村基本实行汉族居民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政策。
②除上述6 省、市外,对农村居民有5 个省、区规定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有19 个省、区规定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时,间隔几年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
③有26 个省、市、区规定夫妇同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其中有5 个省还规定农村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间隔几年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生育控制概况
④各地条例还对少数民族、残疾、再婚、归侨和特殊职业等各种情况作出具体规定,可以生育两个或更多的孩子。
⑤西藏藏族农牧民(占西藏人口的绝大多数) 没有限制生育数量的要求。
政策类型
出生性别比
0-4岁性别比
5-9岁性别比
一个孩子
115. 66
112. 00
108. 04
一点五政策
129. 66
121. 11
114. 97
两个孩子
129. 90
119. 68
112. 91
三个及以上
112. 79
104. 05
103. 51
合计
121. 77
117. 28
117. 76
政策规定可生子女越少,夫妇们获得生男孩的机会越小,他们想生一个男孩的意愿就越强烈。
为什么偏向选择生男孩?
①传统的生育文化;
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家庭养老模式;
③限制子女生育数量的生育政策;
④非法运用B 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而引起的性别选择性流产;
此外,还有一些“假性”的影响因素,如: 出生统计中的瞒、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