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探究.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探究.doc

上传人:jiaxidong_01 2016/8/21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探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探究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公路隧道建设越加重视,在制度上提出了设计施工一体化,可见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施工技术的进展是在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 设计也会随着施工的实际情况而存在变更的可能。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的一体化发展,需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概况展开研究。关键词:公路隧道;隧道设计;隧道施工;隧道建设;地质环境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U456 文章编号: 1009-2374 ( 2016 ) 07-0078-02 DOI : -4406/ 近十年来我国的公路隧道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每年以 60 万延米的速度不断增长, 因此对隧道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国内外隧道设计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 因此国内公路隧道设计的理论体系也非常多。目前, 我国公路隧道设计已经与国际水平接轨, 并且在施工技术方面的成就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国土面积之大, 不同地区的地质环境会有所不同,所以在隧道建设中采用的施工技术也各不相同。本文以福建 A 公路为例, 对其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 旨在促进我国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共同发展,并打造高质量的隧道工程。 1 工程概况 A 公路隧道处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福建省境内,因福建省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征, 该工程隧道地质特征也比较复杂。该公路隧道进口段主要被花岗岩覆盖, 分布不均, 其他为砂土填充, 砂层厚度超过 2m, 属于 V 级围岩。隧道出口邻近 U 字形沟槽, 沟槽内常年积水。对该工程造成影响的地质因素主要是隧道进口多块石堆积层,经雨水冲刷容易在洞门外淤积。 2A 公路隧道设计 设计原则(1 )遵循《公路工程设计标准》( JTG D70-2013 )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13 )中的相关规定;(2 )洞口要设置洞门,洞门结构可以是柱式、端墙式、台阶式等, 洞门结构应根据洞口的具体地质情况和施工特点进行设计;(3 )当隧道中线和隧道洞口地形的等高线斜交时,洞门结构宜采用斜交式,线路中线和端墙的交角应大于 45度;(4 )隧道内部轮廓的设计除了要符合隧道建设规定, 同时要保证洞内设备齐全, 比如洞内的排水设施、通风、检修道、照明以及运营管理等设施;(5) 公路隧道施工图的设计遵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13 )中推荐的隧道内轮廓建设;(6) 位于风景区、城镇、车站附近的隧道洞门设计要符合建筑美观要求, 与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7) 注重隧道“监控量测”以及“地质超前预报”。 洞门设计为了保证周围环境不受到过大的破坏, 本隧道洞口应结合福建的地貌地形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在洞口周围种植与地形特征相符的绿色植物。 隧道衬砌设计本路段隧道衬砌结构主要根据围岩的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分为浅埋和深埋段复合式衬砌、明洞衬砌。除Ⅴ级围岩土质的隧道可以使用矿山法原理进行设计以外, 其他衬砌均使用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施工; 通过工程类比等计算方法确定衬砌设计支护参数; 在围岩比较差的地段, 其衬砌应向围岩较好的地段延长 10m 左右, 并且在主洞与车行横通道交叉地段设置加强段衬砌, 衬砌材料均使用钢筋凝土; 明洞衬砌的拱墙、仰拱钢筋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