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文档名称: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ppt

格式:ppt   大小:7,770KB   页数:1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22/1/23 文件大小:7.5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
基本原理与表现工具
色彩的
基本原理
认识
设计色彩
色彩的
生理基础
色彩的
心理基础
第一页,共101页。
色彩的形成
1
第二页,共101页。
第三页,共101页。
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色彩?
同明暗度的灰色,此純色的彩度仍是逐次降低,但明度也同時变亮或变暗。
第三十五页,共101页。
其他色彩概念
4
邻近色
类似色
中差色
对比色
互补色
第三十六页,共101页。
邻近色
在色相环上是与基色相接之色。从色相环上可以看出,邻近色之间在色相上差别很小,是最微弱的色相对比。如以邻近色作配合就会感觉单调,必须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相感之不足。
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相邻的两色为邻近色对比
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相感之不足
第三十七页,共101页。
类似色
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15°~16º,相差2~3色之色。如红与橙、橙与黄等。类似色比邻近色的对比效果要明显些,类似色相之间含有共同的色素,它既保持了邻近色的单纯、统一、柔和,又具有耐看、明确的优点。但要在明度或纯度上求变化,不然亦会流于单调,还可以用小块对比色或灰色作点缀以增加变化与生气。
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两色的对比为类似色
第三十八页,共101页。
中差色
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60°—120°,相差4—7色之色。如红与黄、红与蓝、蓝与绿。它的对比效果间于类似色与对比色之间,因色相间差异比较明确,色彩的对比效果比较明快。
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间隔60°—120°色的对比为中差色
第三十九页,共101页。
第四十页,共101页。
第四十一页,共101页。
对比色
对比色,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120°—170°,相差7—11色之色。色彩对比效果鲜明、强烈,具有饱和、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但也易产生不协调感。
以黄色为基色,与其左右分别相邻7-11色的对比为对比色
第四十二页,共101页。
第四十三页,共101页。
第四十四页,共101页。
第四十五页,共101页。
第四十六页,共101页。
互补色
互补色是色相环中处于180°的两色。补色对比是色相对比中最强的一种对比,使色彩对比达到最大的鲜明度。从三原色看,补色关系是一种原色与其余两种原色产生的间色的对比关系,一般来说只有三对,即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补色对比强烈可以用来改变单调平淡的色彩效果,但是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杂乱、刺激、生硬等弊病。
以黄色为基色,在色轮上处于180°的紫色与其对比为补色
第四十七页,共101页。
设计色彩的概念
1
设计色彩是一种色彩与造型的归纳整合
第四十八页,共101页。
归纳:一种造型方法和造型观念,是表现手段
    的一种理顺、提炼、简化
 色彩:并非单纯的色彩问题,而是“形”与“色”
的要素组合,形色同构。
常规思维与创新意识
训练方法:理性——感性——理性,
       眼、手、脑相互协调
第四十九页,共101页。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
2
从造型角度训练看色彩分两大块:
1. 获取写实能力
2. 获取造型能力和创造思维
第五十页,共101页。
观察方法上的差别
写实:科学、客观认识形体结构认真观察、分析光源色、环境色、物体色
  
设计:注重客观物象在画面上的形,色的主观处理和形式构成方法,研究色彩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调和规律。
第五十一页,共101页。
创作观念上的差别
写实:纯艺术表现形态
设计:造型受到限制,但充分表现自己意图和主张
表现方法上的差别
写实:严格以客观物象的形体和色彩作为依据
设计:可根据画面需要,大胆进行主观想象和创造
艺术风格上的差别
写实:形体准确、色彩细腻,客观真实
设计:受创作对象和工艺技术制约,明显的风格
第五十二页,共101页。
设计色彩的特点
3
真实性与主观性
在色彩设计过程中, 首先,要真实地反映物象的色彩面貌,彻底 了解色彩的实际含义,也就是所谓的色彩真实性。其次,画者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把握 和驾驭色彩,使色彩从自然状态走向设计状 态。
而设计色彩的表现注重体现画 者的精神层面,往往通过主体意志的积极参 与来达到。
第五十三页,共101页。
审美性与实用性
设计色彩是超越客观自然,基于人的内 心世界的审美需求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形式。 在画面效果上,需具有适应时代特点的文化内涵,利用色彩搭配的各种原理,使画面美观、大方,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同时,设计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设计色彩也应具有功能的实用性。
科学性与创造性
设计色彩是建立在其他学科的研究基础上的,如:美学、